拉金塔龍屬

拉金塔龙属学名Laquintasaura)是委内瑞拉一属鸟臀目恐龙,仅含一个物种:模式种委内瑞拉拉金塔龙L. venezuelae),是委内瑞拉发现的第一种恐龙。[1][2][3]该属发现于下侏罗统赫塘阶拉金塔组,这也是其名称来源,这种小型两足动物长约1米,高25厘米。[2][4]一般认为,委内瑞拉拉金塔龙群居生活,[5],是原始的植食动物,尽管它也可能会捕食大型昆虫或其它小动物。[4][6]

委内瑞拉拉金塔龙
化石时期:侏罗纪早期,200.91 Ma
PreЄ
委内瑞拉拉金塔龙的生命复原图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演化支 颌齿类 Genasauria
演化支 装甲类 Thyreophora
属: 拉金塔龙属 Laquintasaura
Barrett et al., 2014
种: 委内瑞拉拉金塔龙 L. venezuelae
二名法
Laquintasaura venezuelae
Barrett et al., 2014

发现与命名

20世纪80年代末,在塔奇拉州的山区,拉格里塔塞博鲁科交界处发现了一些小型鸟臀目的化石碎片。在1992年,它们被归类于莱索托龙未定种。委内瑞拉古生物学家马塞洛·里卡多·桑切斯·维拉格拉随后发现了一个骨层,其中至少含有四只恐龙的骨骼,表明这是一个至今未知的物种。化石在2008年得到临时描述。[1]

2014年,模式种委内瑞拉拉金塔龙(Laquintasaura venezuelae)由保罗·巴雷特理查德·巴特尔罗兰·蒙迪尔托尔特恩·沙克维尔兰德·厄米斯桑切斯·维拉格拉命名、叙述。属名前半部分指拉金塔组;后半部分的“ saura”意为“蜥蜴”,是saurus的雌性形式,也是命名蜥类学名的常用术语。命名者选择雌性形式以赋予属名与种名相同的性别。但是,这些规则作出的规定相反,且只有当物种名称为形容词时才会使用;种名venezuela一诃的属格,指化石发现地委内瑞拉。[1]

这些化石发现于可追溯至下赫塘阶拉金塔组地层中,通过氧化锆的转换,可以相当精确地确定其年代为2.0091亿年前(约±55.000万年)。正模标本MBLUZ P.1396为下颌或上颌齿。副模标本分别是:MBLUZ P.5017,左胫骨下部;MBLUZ P.5018,左坐骨顶部;MBLUZ P.5005,左坐骨、肩胛骨和跟骨的组合。另外,已经有数百块单独骨骼分配到该属之下。准备过程仍在进行中。已发现的遗骸代表了本属除前肢和下颌外的大部分骨骼,但脚部材料稀缺。这些化石是马拉开波苏利亚州大学生物博物馆(Museo de Biología de la Universidad del Zulia)的藏品的一部分(还包括幼龙的遗骸)。[1]

叙述

拉金塔龙长约1米,臀高25厘米,最长的股骨是9厘米。该属身长两英尺,体型较小。[1]

叙述者能够识别出其一些明显特征。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正模标本:一些牙齿。上颌和牙齿的轮廓为等边三角形,从上到下伸长,向上变窄,最大宽度刚好在侧面基底的上方。它们在整个切削刃的长度上都有粗糙的边缘,内外都有垂直凹槽。其他材料也显示出其可能的自衍征:坐骨上边缘在闭孔突(processus obturatorius)的水平面上方明显具有凹陷。支撑股骨外侧下关节的骨头从大腿的其余侧面凹入,形成明显的凹痕。 踝骨正面有一个深而宽的U形槽口。[1]

对于鸟臀目来说,拉金塔龙的牙齿有一个非常原始的形状:它们有一个高而窄的三角形轮廓,尖端略微向后弯曲,后缘是空心的。这看起来有点像鸟臀目食肉祖先的牙齿。然而,它们的边缘也有垂直的脊状突起和粗糙的小齿,适应于碾磨坚硬植物,后来的鸟脚类也显示了这一点。其牙齿末段较尖,可以让它捕捉昆虫以补充饮食。其牙齿底部加厚,这种结构称之为扣状体(cingulum)。[1]

拉金塔龙的鼻子很尖。上颌骨在颌缘上方没有凹入的侧面。眶前窗(fenestra antorbitalis)很小,周围的凹陷也很浅。 上颌骨显示出几个较小的孔。 脖子中等长。 脊柱上的椎板(laminae)呈“薄层状”,类似于蜥臀目。 肩胛骨顶端加宽。 坐骨前缘虽短,但由于高度低而拉长。 耻骨有一个短的耻骨突(processus praepubicus); 主体向后倾斜。 股骨短而健壮,带有一个大的,下倾的第四转子。 在股骨上,小转子(trochanter minor)和大转子是分开的。 胫骨上部长而宽。跃骨与跟骨融合在一起。[1]

种系发生学

拉金塔龙被置于鸟臀目的“地位未定”部分之中,但毫无疑问,它处于一个基础位置。系统发育分析无法比多分枝或包含许多基础个体物种的“梳子”,如畸齿龙科新鸟臀目装甲类更准确地确定其亲属关系。 显然,只有皮萨诺龙比它更为基础。

2016年,一份研究将其作为肢龙的姊妹分类单元而归类于装甲类[7]

本属是已知最早的化石证据确凿的鸟臀目,这些化石比三叠纪末的大灭绝只年轻了50万年。它们的地理位置也很引人注目,因为人们认为当时的热带地区是一个不适宜居住的沙漠,但人们并不知道三叠纪晚期或侏罗纪早期委内瑞拉存在恐龙。除了拉金塔龙外,当地还发现了一种小型食肉恐龙的牙齿。

生活方式

不同个体的残骸成群出现被认为是该属群居的一个标志。这种古老的鸟臀目集中地尚不为人所知;然而,更古老的、集中的蜥臀目残骸已经被挖掘出来,如板龙,其中年龄最小的个体只有3岁,最年长的则高达10至12岁。

除了拉金塔龙的骨骼外,委内瑞拉还发现了稍大一些的兽脚类的残骸碎片,这些残骸后来在2014年被叙述为新属、新种:塔奇拉盗龙――它们很可能会捕食拉金塔龙。[8][9][10][11]

参考资料

  1. Barrett, Paul M.; Butler, Richard J.; Mundil, Roland; Scheyer, Torsten M.; Irmis, Randall B.; Sánchez-Villagra, Marcelo R.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Royal Society). 6 August 2014, 281 (1791): 20141147. PMC 4132680. PMID 25100698. doi:10.1098/rspb.2014.1147.
  2. . Royal Society. 6 August 2014 [7 August 2014].
  3. Kashmira Gander. . The Independent. 6 August 2014 [7 August 2014].
  4. Charles Q. Choi. . The Huffington Post. 6 August 2014 [7 August 2014].
  5. Sam Rae.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6 August 2014 [7 August 2014].
  6. . Sci-News.com. 6 August 2014 [7 August 2014].
  7. Matthew G. Baron; David B. Norman; Paul M. Barrett (2016). "Postcranial anatomy of Lesothosaurus diagnosticu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of southern Africa: implications for basal ornithischian taxonomy and systematic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in press. doi:10.1111/zoj.12434
  8. Langer, Max C.; Rincón, Ascanio D.; Ramezani, Jahandar; Solórzano, Andrés; Rauhut, Oliver W.M. .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Royal Society). 8 October 2014, 1 (2): 140–184. PMC 4448901. PMID 26064540. doi:10.1098/rsos.140184.
  9. Charles Q. Choi. . LiveScience. 7 October 2014 [8 December 2014].
  10. Hannah Osborne.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9 October 2014 [8 December 2014].
  11. Sid Perkins. . Science News. 7 October 2014 [8 December 20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