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馬爾罕溝

撒馬爾罕溝是在土星的衛星恩克拉多斯表面上具溝狀的地形之一。這個地點的中心位置在北緯30.5°,西經326.8°,長度大約有383公里。撒馬爾罕溝包括3個部份,它的南部和東部延伸至薩藍迪普低地(Sarandib Planitia)相對的是鄰近它的西側和北側,北部延伸至坑洞的地形。

撒馬爾罕溝
位置 30.5°N 326.8°W
長度 383公里
寬度
發現者 航海家2號
命名 撒馬爾罕, 烏茲別克

使用航海家2號的影像,Kargel和Pozio(1996)發現這個地區的北部和南部/或者東部可能有著不同的起源和年齡。圍攏著薩藍迪普低地的部分被描繪成彎曲的"多山的山脊",相對於低地的高度在1-1.5公里。Kargel和Pozio(1996)認為它們可能是皺褶帶,類似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撒馬爾罕溝的北部被發現是包含線性的裂縫,被認為是壓縮皺褶,撒馬爾罕溝的北部也許實際上是延伸裂口。基於對撒馬爾罕溝這兩個地區的坑洞計數,Kargel和Pozio(1996)認為裂口比山脊更早形成。

最近由 卡西尼 太空船拍攝的撒馬爾罕溝影像有著比航海家2號更高的解析度。雖然有些土坎出現山形的形狀,在南部和東部有許多平行土坎延伸的特徵被解晰出來。一如Kargel和Pozio(1996)發現的地形學上的特徵,一些地區的陡坡出現明顯的陡坡帶。在撒馬爾罕溝的最東邊,而這些陡坡開始聚合而土坎坡帶消失,形成狹窄的峽谷。北撒馬爾罕溝也被觀察了,這個地區看上去有幾個坑穴疏鬆的散佈著,像是AhmadPeri-Banu,看起來撒馬爾罕溝的這一部分似乎曾經被洪水切割過的。

接近撒馬爾罕溝南端結束處,有些直徑在500-750公尺黑暗的斑塊,被觀察到沿著土坎的冠部橫躺著,這些斑點可能是崩潰的坑穴。

撒馬爾罕溝是以阿拉伯之夜這本書中的國家撒馬爾罕命名的。

參考資料

Jeff Kargel and Stefania Poxio. . Icarus. 1996, 119: 385–404. doi:10.1006/icar.1996.00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