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竹北市麻園國民小學

新竹縣立麻園國民小學,簡稱麻園國小,位於竹北市麻園里長園一街236號。學區範圍大致涵蓋全部麻園里,學生人數不多,自分校時期至今一直維持每個年級一班、全校共六班的小校規模。1970年代學生人數維持在二百名,每班約有三十餘人;現在不滿百人,每班約十餘人。

新竹縣竹北市麻園國民小學
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麻園里長園一街236號
类型國民小學
创办日期1916年
学区新竹縣竹北市麻園里
校長彭祥瑀
年级6個年級
学校网址http://www.myes.hcc.edu.tw

校史

1916年蔴園分校誕生,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新竹廳第222頁
行政辦公室及舊教室建於1964年,這塊牌鑲於辦公室外牆

1916年,日本新竹廳於麻園國小現今所在位置設立了樹林頭公學校蔴園分校(樹林頭公學校即今日的新竹市北門國小)[1],當時麻園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叫做竹北一堡蔴園庄。設校第一年派任老師兩人,分別是教諭廣澤義秀(福岡人)、蔡福賜(本島人)。[2]

蔴園分校於1920年獨立為蔴園公學校。這一年,學校老師增為六人。[3]1922年,蔴園公學校遷到新社改稱為新社公學校,成為了現在新社國小竹北國小的前身。[4]

蔴園公學校於1922年遷走之後,麻園地方持續38年沒有學校,一直到1960年,才有豐田國校麻園分校在現址成立[5]。1963年八月十七日麻園分校獨立為麻園國校。1968年八月一日,全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於是改稱為麻園國民小學。

2013年七月,因為建於1964年的學校行政辦公室梁柱、牆壁多處龜裂,原要開工補強廊柱,打開柱子外覆構造物發現柱基完全被淘空,與地面落差約兩公尺,鋼筋鏽蝕、斷裂,於是整所學校緊急遷出,改安置於豐田國小。[6]

2015年12月31日,校舍重建工程完工。

2016年2月15日,師生重返校園上課。9月,預計幼兒園招生。

校園建築與史蹟簡介

基地介紹

麻園國小占地近0.8公頃,基地約略呈梯形,北側最窄,不到80米,以長園一街250巷為界,與麻園活動中心麻園托兒所天師府等建築隔巷為鄰;西側是長園一街,約90米,住戶密集;東側與南側以麻園二街隔牆為界,這兩側沒有任何住戶,路邊都是農田。東側最長,近120米。南側麻園二街,原本是灌溉圳溝,後來加蓋闢路成為麻園二街的其中一段(約85米),這段圳溝在長園一街與麻園二街交會路口處、早年搭有一座洗衣寮,是當地住戶浣衣、洗菜、一邊談八卦逸聞之處。

建築(改建前--2016年以前)

教室

校園主要建築成L型,北側建築緊鄰250巷,大多是做教室使用,1964年建成的部分只有一樓,分別有五間教室,給一到五年級使用,原本是黑瓦屋頂建築,五間教室中間夾有一間較小的房間,小房間還隔成前後兩部分,往年這個小房間的前面靠走廊處做為學生福利社、後面則是儲藏室並擺有一張床。建築二樓的部分是後來加蓋,比西側建築的二樓又晚了數年才加蓋。

西側建築在1964年建成之時,並沒有與北側的一整排教室相連,而是個別獨立的一間行政辦公室、以及一間六年級教室,辦公室與六年級教室中間不相連,都只有一層樓。1979年加蓋二樓的部分時才把辦公室與六年級教室建築相連,上面用校長室做連結,下面則維持為前後通透的中走廊、中走廊兩側做公佈欄。(參見上方舊校門入口處照片)

1979年西側建築加蓋二樓,隔成三間,左右分別做為五年級、六年級教室,中間做校長室使用。原本北側建築的一樓五年級教室改成為學校圖書室。

2013年七月,發現建築柱基完全淘空,與地面落差約兩公尺,鋼筋鏽蝕、斷裂。

廚房
1994年完成營養午餐的廚房工程

除了L型相連的建築之外,另外,緊鄰L轉角處原有一低矮紅瓦平房,隔成兩小間,其中一間是廚房,廚房靠窗處有一大灶,用來蒸便當、煮開水,每天早上師生自行將便當置於大灶上,鄰近中午時校工會將便當置於鍋內,升火煮水炊便當,中午休息時即可享用熱騰騰的便當。後來,在L型建築最東端加蓋一間新廚房,裝設了蒸便當的設備。正式結束用大灶升火煮水蒸便當的年代。1994年完成營養午餐的廚房工程。

紅瓦平房的另一個隔間成為校工宿舍。這個紅瓦平房拆除之後沒有再加蓋任何建物在其上,也就是後來L形建物與廁所之間的一個開放空間,地面上仍可見到舊廚房遺跡。

廁所

廁所位於校園的最西北角落,應該是1964第一批落成的建物之一,原本也是沒有與L型建築相連的獨立建物,下雨天時,師生要上廁所都必須打傘去。進廁所右側是一條溝式小便池、左側是蹲廁兼女廁,早期蹲廁是糞坑式,後來改成定時沖水的一條溝,極不衛生。

升旗台

台灣學校普遍都有建置升旗台的惡習,麻園國小自不例外。早年升旗台在北側建築的學生福利社前,鋼筋水泥建築的四面開放平台,約兩米見方。後來在校園東側建了一座大而無當、有鋼筋水泥遮頂的ㄈ字型升旗台。舊升旗台改成置放蔣介石銅像。

銅像

台灣學校普遍都有建置蔣介石銅像的政治歪風,麻園國小舊升旗台置立的蔣介石全身銅像,大約出現於1978年左右,來源待查,有可能是學校購置或地方人士餽贈,剛開始暫時擺置於五年級教室內、行政辦公室等處,西側建築二樓加蓋之後,曾經暫時置放於二樓校長室,後來移至樓下中走廊,供學生早上進入校門之後向蔣介石全身銅像行鞠躬禮,後銅像移至舊升旗台置放。2014年12月學校重建工程期間,移撥大溪區公所保管。

西側建築二樓加蓋之前,學校大門入口的中央走廊處,設有一圓形小花圃,小花圃中央有一孫文頭像,這是早期規定學生行鞠躬禮的敬拜對象。2015年12月學校重建工程完成後,暫時安置於校內。

噴水池

西側建築的末端位置,在彭梪柱校長期間曾經開了一個圓形噴水池,中央有假山造景,上有尿尿小童,池裡還站有一隻昂首仙鶴。名為美化校園,實則浪費公帑。後來噴水池成了堆積垃圾與大型廢棄物的垃圾坑,不久就整個填平了。

遊樂設施

遊樂設施主要分布於兩處,在噴水池與舊六年級教室之間有翹翹板、旋轉輪等;另一處是散落在東側圍牆一帶,有鞦韆、單槓、爬竹竿以及一座鋼筋水泥溜滑梯。溜滑梯位於最東南角的偏僻處,與主要使用者小學一二年級教室相距超過一百公尺,距離遙遠,使用率偏低,學校不上課的時候更是人跡罕至,所以溜滑梯下方的半密閉空間,曾經一度藏汙納垢,成為治安死角。很顯然有位置規劃失當的問題。

水泥動物像

最早的水泥動物像在邊克義校長時代就存在,位置在西側建築與校園圍牆之間的花圃裡,數量很少,僅有一隻長頸鹿、一隻黑猩猩,這兩隻後來都已移除。彭梪柱校長時代又大量出現,散佈在東側圍牆附近,尤其是集中在溜滑梯一帶,同樣有擺設位置過遠的問題。這種水泥動物像普遍出現在許多小學校園內,是否有助於教學或兒童學習,留待討論,但是有一定遊樂效果,是否稱得上浪費公帑,留待公評。

圍牆

南側圳溝加蓋封閉成為麻園二街之前,由於圳溝寬近兩米,有阻隔效果,所以從前沒有南側圍牆,主要的圍牆在東西兩側,東側圍牆內,沿牆植有一整排木麻黃樹。東側圍牆較小學生身材高出許多,小學生攀爬起來難度頗高。
西側圍牆較矮,小學生很容易攀爬。學校舊大門開在西牆,後來在靠近西南角處加開側門,設置滑動鐵門,方便教職員開車進入停放,停車場是噴水池填平之後鋪設大面積水泥而成。
北側也有圍牆,但北牆與教室之間僅有一條窄小排水溝相隔,北牆的阻隔效果實屬多餘。

校門
位於南牆的校門

最早的校門位於西牆,正對中廊。後來於西牆靠近麻園二街路口開了側門。最後將大門開在南牆。

運動場

運動場

早期的運動場是泥土跑道,四圍與中央都是草皮。七零年代初期,還可見東南方位處有學童放牧的牛隻。草皮生長快速,經常動員學生割草,學生必須攜帶鐮刀到學校,利用「勞動服務」時間進行。校地東南方地勢較低,大雨過後,往往嚴重積水,跑道東南方積水經月不退,水退了之後,跑道也因為泥濘不堪,無法正常使用。 後來鋪設紅色PU跑道。

七零年代於中央位置舖設水泥籃球場。

大型樹木

隨著校長的更換,校園花圃內往往出現不同的觀賞樹種。早年種有許多台灣扁柏,舊升旗台周圍被扁柏簇擁,高超過一層樓。後來幾乎絕跡。

七零年代,進入舊大門的右手處,有一棵高大的鳳凰木,近兩層樓高,夏季時開滿鳳凰花,非常漂亮;彭梪柱校長時代砍除,鋪設水泥做為停車場,可能因為樹根沒有挖除,導致該處地面很容易崩壞。左圖是2012年補強地面的施工情形,較遠靠近中廊的那個坑應該就是鳳凰木遺跡,另外一個坑也是大型樹木遺跡,樹木殘幹仍然可見。

樹根殘餘仍可見

沿著東牆的成排木麻黃、沿著南方圳溝的百千層榕樹,是少數沒有受到政治校長的政治摧殘,得以見證校園數十年歲月,保留至今的大型樹木。高大的木麻黃,在東北季風期間,受強風吹拂所發出的颼颼聲,應是所有麻園國小校友的共同回憶。

東牆木麻黃之間,曾經植有夾竹桃,後來都已移除。夾竹桃具致命毒性,原本就不應該種植在校園內,是哪一位校長的精心傑作,待查。南方的樹種應該也有尤加利,現在已不存在。

歷任校長

  • 樹林頭公學校蔴園分校時期 (1916-1919)

教諭 廣澤義秀
福岡縣人(平民),大正三年(1914年)入學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校師範部甲科[7];1915年畢業[8],同年分派為新竹廳樹林頭公學校教諭,1916年蔴園分校成立,調任蔴園分校教諭,1920年任新竹廳銅鑼灣公學校教諭,1921年任新竹州烏眉公學校教諭,1922年在該校升為訓導。1928年調任新竹州南庄公學校訓導,1931年調任新竹州頭屋公學校訓導,1937年離開學校,到新竹少年刑務所教務係、擔任「囑託」,1939-1940年臺北州內務部教育課雇員,1941-1942年臺北州總務部教育課雇員。[9]

  • 蔴園公學校時期

教諭 鰐部優三(1920)
兵庫縣士族,大正二年(1913年)入學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校師範部甲科[10]。 擔任過新竹廳後壠公學校教諭(1915)、後壠公學校造橋分校教諭(1916-1919),1920年調至蔴園公學校,離開蔴園公學校之後,任新竹州六家公學校教諭(1921),後升任訓導(1922-1924)[11]

  • 改名麻園公學校

教諭佐伯實(1921)
岡山縣人
訓導布施明定(1922)
新潟縣士族,大正三年(1914年)入學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校師範部甲科,與廣澤義秀同窗。[12]

  • 豐田國校麻園分校時期(1960-1963)

戴雲改

  • 麻園國校時期(1963-1968)
  • 麻園國小時期(1968- )

邱秋明 邊克義 彭梪柱(1978.9.11- ) 蘇文爐 蔡孟翰 彭祥瑀

教職員簡介

  • 樹林頭公學校蔴園分校時期 (1916-1919)

蔡福賜 (1916-1917)

吳莊朝進 (1918-1920): 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演習乙科(1914年)[13]

林桶生 (1918) 吳黃氏來珠 (1918-1919)

  • 蔴園公學校時期 (1920-1922)

吳莊朝進 孫牽
後藤靜枝:大分縣人[14]
戴火煙 張吉琳 陳圳 蔡順來
松野吾六:靜岡縣人
陳圳
郭韻瑄
莊榮福
蔡朝為
李天煥
田島清春:琦玉縣人
郭尚壁 : 新竹人,1921年畢業於台中高等學校普通科。[15]

  • 豐田國校麻園分校時期(1960-1963)
  • 麻園國校時期(1963-1968)
  • 麻園國小時期(1968- )

鍾郎貴 陳秋玉 程顯茹 王 斌 丁賢畿 林茂雄 董漢忠 曾明敏 張麗霞 饒淑貞 詹素玉 劉淑慎 卓美桂 鄒莉沙 蔡宛芯 劉麒尉 陳韻如 張惠蓮 曾肇文 李郁瑤 劉永志 周黃麗梅 陳淑華 陳秀鳳 黃雯娟 廖若芯 曹建宇 鍾芳源 楊全益 黃傅俊 郭碧霞 彭齡慧

校歌

稻穗金黃 花木蘢蔥
巍峨黌舍 塹立其中
四境學童齊歡聚
相處一堂樂融融
朝朝霑化雨
暮暮沐春風
齊努力 同用功
五育並進 成竹在胸
肩起復興重任 真是國家主人翁
肩起復興重任 真是國家主人翁

參考資料

  1. 北門國小校史
  2. 1916年(大正五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新竹廳第222頁。
  3. 1920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新竹廳。
  4. 新社國小與竹北國小校史
  5. 豐田國小校史
  6. <麻園國小補強廊柱 赫見地基掏空>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
  7. 臺灣總督府報第四百七十九號133頁
  8. 臺灣總督府報第七百二十四號17頁
  9.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
  10. 臺灣總督府報第二百一十七號53頁
  11.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
  12. 臺灣總督府報第四百七十九號133頁
  13. 臺灣總督府報第四百五十九號31頁
  14. 後藤靜枝簡介: https://plus.google.com/u/0/101450036645888494294/posts/GtmxEVVmQUH
  15. 〈新竹南勢郭家探源〉陳百齡著,《竹塹文獻》雜誌2009年12月號第44期107頁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新竹縣竹北市麻園國民小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