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地关系天文台

日地关系天文台(,缩写簡稱),又译日地关联天文台,是美国宇航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研制的两颗太阳探测卫星,于2006年10月26日发射升空,分别位于地球太阳公转的轨道前方和后方,目的是在不同的角度对太阳进行立体观测,拍摄太阳的三维影像。

日地關係天文台
STEREO
日地關係天文台的電腦模型
任务类型太陽觀測衛星
运营方NASA
国际卫星标识符STEREO A:2006-047A
STEREO B:2006-047B
衛星目錄序號STEREO A:29510
STEREO B:29511
网站stereo.gsfc.nasa.gov
stereo.jhuapl.edu
任務時長原定2年
目前已運作14年3個月24日
航天器属性
制造方APL
發射質量619 公斤
無燃料質量547 公斤
尺寸衛星本體:
長 1.22 公尺, 寬 2.03 公尺, 高 1.14 公尺
含太陽能板:
全長 6.47 公尺
IMPACT:
完全展開時長度約4公尺
功率475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2006年10月26日
0時52分00.339秒 UTC
載具三角洲二號運載火箭 7925-10L
發射場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 SLC-17B
承包方ULA
軌道參數
参考系日心軌道
軌域STEREO A:前導於地球
STEREO B:尾隨地球
週期STEREO A:346天
STEREO B:388天
搭載儀器
日地探測器計畫
 

日地关系天文台是在2006年10月26日世界时間0点52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德尔塔Ⅱ型火箭发射的[1],轨道是椭圆形,远地点到达月球以外。两颗卫星在结构上有细微的差别。运行在地球轨道前方的卫星叫做,运行在后方的叫做。2007年4月23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日地关系天文台拍摄的首批太阳三维图像[2]

日地关系天文台每颗卫星的重量大约为642千克,设计寿命至少为2年。卫星上搭载的主要仪器有:

  • 日地关联日冕和太阳风层探测器(Sun Earth Connection Coronal and Heliospheric Investigation, SECCHI),目的是研究日冕物质抛射从太阳表面穿过日冕,直到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过程。该仪器由五台成像装置组成,一台极紫外成像仪和两台白光日冕仪组成的太阳中心设备(),其目的是对太阳圆面和日冕进行成像,两台太阳风层成像仪(),目的是观测太阳大气以外的行星际空间。
  • 粒子和日冕物质抛射暂现原位测量装置(In-situ Measurements of Particles and CME Transients, IMPACT),目的是研究高能粒子,以及太阳风电子和行星际磁场的空间分布。
  • 等离子体和超热离子构件(Plasma and Suprathermal Ion Composition, PLASTIC),主要任务是研究质子α粒子重离子的特性。
  • (S/WAVES),是一个射电暴追踪系统,目的是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射电干扰。
  • 微型惯性测量单元(),核心部件是3个陀螺仪,用于测定卫星的姿态。每颗卫星都装有两套,其中一套作为备份。

參見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日地关系天文台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