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新人獎

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是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臺灣舉辦的現行頒發獎項。獎項於1990年的第1屆金曲獎首度頒發,獲獎者是伍思凱。截至2020年,共計33位獲獎者,最近一位得獎者是持修

  • 1990年(第1屆)起獎項名稱為「新人獎」。
  • 1997年(第8屆)起獎項名稱更名為「最佳新人獎」。
  • 2004年(第15屆)起獎項名稱更名為「最佳演唱新人獎」。
  • 2005年(第16屆)將獎項分為「最佳國語演唱新人獎」、「最佳台語演唱新人獎」、「最佳客語演唱新人獎」、「最佳原住民語演唱新人獎」4類,其中台語類從缺。
  • 2006年(第17屆)起獎項合併名為「最佳流行音樂演唱新人獎」。
  • 2007年(第18屆)起獎項名稱更名為「最佳新人獎」。
  • 2008年(第19屆)起獎項名稱更名為「最具潛力新人獎」。
  • 2009年(第20屆)起獎項名稱更名為「最佳新人獎」。
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第31屆金曲獎
授予对象流行音樂出版事業其從業人員
傳統暨藝術有聲出版事業、戲曲表演藝術團體及其從業人員
日期每年6月
地点 臺灣(詳見舉辦地點
国家或地区 中華民國臺灣
主办单位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流行音樂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統暨藝術音樂類)
奖励金曲獎獎座
獎金
首次颁发1990年
最近颁发2020年
当前持有持修《房間裡的大象》
官方网站gma.tavis.tw
电视/电台转播
電視網路詳見轉播單位

歷屆得獎暨入圍名單

最佳新人獎(第一屆~至今)

黃小琥憑藉《不只是朋友》獲獎
蔡小虎憑藉《閩南語專輯1 往事甭提起》獲獎
眭澔平憑藉《飛夢天涯》獲獎
陶喆憑藉《陶喆》獲獎
紀曉君憑藉《太陽 風 草原的聲音》獲獎
孫燕姿憑藉《孫燕姿》獲獎
許慧欣憑藉《快樂為主》獲獎
林俊傑憑藉《樂行者》獲獎
拉卡·巫茂憑藉《飛.回家》獲獎
林宇中憑藉《林宇中個人首張專輯》獲獎
韋禮安憑藉《韋禮安》獲獎
李榮浩憑藉《模特》獲獎

下表列出所有曾獲金曲獎最佳新人獎與提名的歌手、提名作品、獲獎年份與頒獎屆數。現行最佳新人獎規則為未曾發行過作品,且參賽作品限為頒獎年前一年首次發行,可以個人或團體組合以及樂團形式等名義報名;曾發行專輯後更名者不符資格。[1]

圖例
獲獎者
年度歌手提名作品
1990年
第1屆
伍思凱[2]
[3]
邰正宵
馬玉芬
張雨生
鄭婷
1990年
第2屆
黃小琥《不只是朋友》[4]
[5]
李明依《是不是一定要我像你》
林芸《誰說愛情不會有奇蹟》
江念庭《滿街都是寂寞的朋友嗎》
黃心懋《你愛的是我還是別人》
1991年
第3屆
霍正奇《雨的臉 我的臉》[6]
[7]
林立洋《當我懂得》
周子寒《聽說你離開他》
辛隆《深情.奇怪.小伙子》
黃怡《少年心》
1992年
第4屆
蔡小虎《閩南語專輯1 往事甭提起》[8]
[9]
林俊逸《用愛擁抱世界》
1993年
第5屆
眭澔平《飛夢天涯》[10]
[11]
俞智凱《眼淚》
徐世珍《來不及說》
袁毓敏《幾度花落時》
黃思婷《双叉路口 甭講傷心話》
1994年
第6屆
陳震《不要讓我再愛你再想你》[12]
[13]
陳亞蘭《無情人有情天》
陳瑞洪《愛情的過路人 水中月》
1996年
第7屆
劉依純《真心變無心》[14]
[15]
范曉萱自言自語
張克帆《還記得我嗎》
李度《好想好好》
1997年
第8屆
彭佳慧《說真心話》[16]
[17]
李雨寰、蘇婭(dMDM《愛上你只是我的錯》
黃名偉《戀戀情深》
黃嘉千《愛都給我》
1998年
第9屆
陶喆陶喆[18]
[19]
順子《順子SHUNZA》
動力火車《無情的情書》
陳曉東《心有獨鍾》
山風點伙《深藏不露》
1999年
第10屆
林曉培《SHINO林曉培》[20]
[21]
陳綺貞《讓我想一想》
阮丹青《跟蹤》
黃小楨《賞味期限》
劉沁《青睞》
2000年
第11屆
紀曉君《太陽 風 草原的聲音》[22]
[23]
何欣穗《何欣穗─完美小姐》
秀蘭瑪雅《友情人》
江美琪《我愛王菲》
蔡健雅《Tanya蔡健雅同名專輯》
2001年
第12屆
孫燕姿孫燕姿[24]
[25]
周杰倫杰倫
戴佩妮《PENNY》
林凡《FREYA》
范瑋琪范范的世界
2002年
第13屆
孔令奇《01》[26]
[27]
S.H.E女生宿舍
易齊《易齊第一張創作專輯》
許哲珮《汽球》
黃湘怡《等》
2003年
第14屆
許慧欣《快樂為主》[28]
[29]
張智成《may i love you》
阿杜天黑
范逸臣《范逸臣 VAN》
Lisa《More Lisa》
2004年
第15屆
林俊傑樂行者[30]
[31]
吉娃斯·杜嵐《我的音樂勇闖天涯》
阿桑《受了點傷》
宋岳庭《Life's a Struggle》
陳嘉唯《Who's Renee》
2005年
第16屆
拉卡·巫茂(原住民語)《飛.回家》[32]
[33]
白紫(原住民語)《白紫同名專輯》
徐筱寧(客語)《靚細妹》
陳雙(客語)《夜合》
F.I.R.飛兒樂團(國語流行)F.I.R.飛兒樂團 同名專輯
林冠吟(國語流行)《我是火星人》
張峰奇(國語流行)《張峰奇創作輯》
黃義達(國語流行)無法定義 黃義達
2006年
第17屆
林宇中《林宇中個人首張專輯》[34]
[35]
劉允樂《允樂專輯》
李崗霖《首張個人專輯 祈禱》
同恩《做自己》
2007年
第18屆
黃建為《Over the Way》[36]
[37]
弦子《首張同名專輯》
A-Lin失戀無罪
蔡旻佑首張個人創作專輯 19
2008年
第19屆
蕭賀碩《碩一碩的流浪地圖》[38]
[39]
閻韋伶《傻孩子》
呂莘《心動的時刻》
羅思容《每日》
吳聽徹《徹夜未眠》
WOW《頭號人物》
2009年
第20屆
盧廣仲100種生活[40]
[41]
梁文音愛的詩篇
蕭閎仁《蕭閎仁首張同名創作專輯》
王若琳《Start From Here》
蕭敬騰蕭敬騰同名專輯
林宥嘉神秘嘉賓
2010年
第21屆
徐佳瑩LALA創作專輯[42]
[43]
藍又時《藍又時 秘密 1號創作專輯》
謝和弦《雖然很芭樂》
高以愛《Alisa高以愛》
蛋堡《Soft Lipa presents: WINTER SWEET》
2011年
第22屆
韋禮安韋禮安[44]
[45]
io《就算今天贏了 明天又會如何?》
嚴爵謝謝你的美好
MATZKA《MATZKA》
2012年
第23屆
以莉.高露《輕快的生活》[46]
[47]
吳南穎《我只是吳南穎》
女孩與機器人《Miss November》
鄧福如《原來如此!!》
李佳薇《感謝愛人》
2013年
第24屆
葛仲珊KnockOut葛屁[48]
[49]
呂薔《We Don't Talk》
桑布伊《dalan》
白安《麥田捕手》
家家《忘不記》
艾怡良如果你愛我
歐開合唱團《O-Kai A Cappella》
2014年
第25屆
李榮浩模特[50]
[51]
陳建瑋《30 出頭》
師子吼《師子吼》
放客兄弟《放客兄弟》
小人《小人國》
劉思涵《擁抱你》
2015年
第26屆
BOXING樂團《BOXING》[52]
[53]
符致逸《Good Morning, Hard City》
孫盛希《Girls 孫盛希1st創作專輯》
陳惠婷《21克》
王彙筑《少女維拉》
2016年
第27屆
謝震廷查理 Progress Reports[54]
[55]
Hello Nico《熟悉的荒涼》
柯智棠《你不真的想流浪》
岑寧兒《here》
張三李四《張三李四》
蘇運瑩《冥明》
熊仔《∞ 無限》
2017年
第28屆
草東沒有派對醜奴兒[56]
[57]
FLUX《FLUX 多元觀點》
Mr. Miss《先生小姐》
郭修彧《抽象圖 Abstract Painting》
Erika《I Am Erika》
宮閣《GONG》
2018年
第29屆
茄子蛋《卡通人物》[58]
[59]
鄭興 [60]《忽然有一天,我離開了台北》
J.Sheon《街巷》
李權哲《醒著不醉》
閻奕格《我有我自己》
蘇珮卿《我們都是寂寞的》
丁世光《神經誌》
2019年

(第30屆)

ØZI《ØZI: The Album》[61]
[62]
[63]
The Fur 《Town》
王艷薇 《框不住的艷薇》
Karencici 《SHA YAN》
美秀集團 《電火王》
厭世少年 《青春校園戀愛物語 Campus Romance》
劉柏辛 《2029》
2020年

(第31屆)

持修《房間裡的大象》[64]
[65]
9m88 《平庸之上》
JADE 《Nemo》
高爾宣 《#osnrap》
告五人 《我肯定在幾百年前就說過愛你》
莫宰羊 《幻想曲》
楊士弘 《壞米仔》

歷屆金曲評審評論

屆次 得獎者及專輯名稱 評價
31
2020
持修《房間裡的大象》樂風獨特,才氣渾然天成的藝術美感和不受主流牽引的高質量創作,沒有傳統套路的包袱,未來值得期待。
30
2019
ØZI《ØZI The Album》享受音樂創作,完成一張超越新人等級的作品;ØZI在專輯中的參與度高,除了創作和製作,也親自拍攝MV,是十分有才華及發展潛力的新人。
29
2018
茄子蛋《卡通人物》茄子蛋打破音樂藩籬,巧妙揉捏新舊元素。從音樂中可以充分感受他們的天分和直覺性,創意獨樹一幟,未來發展性值得期待。
28
2017
草東沒有派對《醜奴兒》團員合作天衣無縫,不賣弄、不誇張,展現超強能量;現場演唱感染力以接近平地一聲雷的氣勢,完全唱出年輕悶世代魯莽、衝撞的心聲和現狀。專輯完整度高,極受期待。
27
2016
謝震廷《查理 Progress Reports》謝震廷把生命能量投注在創作中,用搖滾和饒舌來展現。起承轉合完整,也更能擊中人心。
26
2015
BOXING樂團《BOXING》吸收多元的音樂養分,風格新鮮獨特。樂團現場表演互動精彩,有熱情又有傳唱度,展現音樂的生命力。
25
2014
李榮浩《模特》吸收多元的音樂養分,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音樂不只全面性更有成熟度,演唱、創作、製作功力兼備,是極具可塑性的新聲音。
24
2013
葛仲珊《KnockOut葛屁》台灣從未有過嘻哈女歌手,葛仲珊的嘻哈技巧道地,表現甚至比男歌手更好,國語歌壇無人能出其右。
23
2012
以莉.高露《輕快的生活》以莉.高露是來自花蓮的阿美族歌手,作品曲風融合爵士、bossa nova與阿美歌謠,搭配溫暖動人的歌聲,讓人聽了回味無窮。
22
2011
韋禮安《韋禮安》韋禮安由網路世代開始發光發熱,創作與演唱能力,以及整體音樂性表現都十分出色。
21
2010
徐佳瑩《LALA創作專輯》徐佳瑩從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音樂類型以全創作備受矚目,唱功清新脫俗、撫慰人心。
20
2009
盧廣仲《100種生活》盧廣仲因車禍住院開始接觸吉他,隔年奪下淡大金韶獎與政大金旋獎冠軍;唱片製作人鍾成虎形容他是「被公車輾過的音樂鬼才」,音樂性全能。

參考來源

  1.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0-01-06.
  3.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0-01-06.
  4.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1-01-06.
  5.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1-01-06.
  6.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2-01-04.
  7.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2-01-04.
  8.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3-01-02.
  9.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3-01-02.
  10.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4-01-01.
  11.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4-01-01.
  12.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5-01-07.
  13.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5-01-07.
  14.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6-01-06.
  15.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6-01-06.
  16.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7-01-04.
  17.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7-01-04.
  18.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9-01-03.
  19.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9-01-03.
  20.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9-01-02.
  21.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1999-01-02.
  22.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4-27.
  23.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4-27.
  24.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4-28.
  25.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4-28.
  26.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4-28.
  27.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4-28.
  28. . 大紀元時報. 2003-03-28.
  29.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4-29.
  30.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5-12.
  31.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4-05-12.
  32.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5-04-15.
  33.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6-03-20.
  34.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6-07-04.
  35.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6-07-04.
  36.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7-06-04.
  37.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7-06-04.
  38.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8-10-16.
  39.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8-10-16.
  40.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9-05-18.
  41.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09-06-29.
  42.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0-05-14.
  43.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0-06-28.
  44.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1-05-13.
  45.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1-06-18.
  46.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2-05-17.
  47.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2-06-23.
  48.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3-05-22.
  49.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3-06-22.
  50.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4-05-20.
  51.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4-06-28.
  52.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5-06-10.
  53.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5-06-29.
  54.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6-05-13.
  55.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6-06-27.
  56.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7-05-16.
  57.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7-06-26.
  58.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8-05-16.
  59.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8-06-23.
  60. . BIOS monthly. 2018-06-22.
  61.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9-05-15.
  62.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9-05-15.
  63.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9-06-29.
  64. (PDF).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20-07-15.
  65.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20-10-0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