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幻想IV (任天堂DS)

最终幻想IV(日语:,英语:)是1991年超级任天堂平台电子角色扮演游戏最终幻想IV》的任天堂DS重制版。游戏作为最终幻想系列20周年纪念的一部分,于2007年12月20日在日本发行,2008年7月22日在北美发行,2008年9月在欧洲和澳洲发行。

最終幻想IV
    北美版Nintendo DS游戏封面
    类型角色扮演(RPG)
    平台任天堂DSiOSAndroid
    开发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Matrix Software
    发行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总监时田贵司
    制作人浅野智也
    设计师时田贵司
    伊藤裕之
    美术天野喜孝
    音乐植松伸夫
    系列最終幻想系列
    模式单人多人
    发行日任天堂DS
    • 日本:2007年12月20日
    • 北美:2008年7月22日
    • 澳洲:2008年9月4日
    • 欧洲:2008年9月5日
    iOS
    • 全球:2012年12月20日
    Android
    • 全球:2013年6月4日

    游戏由Matrix Software开发,该团队亦是《最终幻想III》3D重制版的开发团队。游戏由原版开发团队监督:时田贵司担任执行制作人兼总监,浅野智也担任制作人,伊藤裕之担任战斗设计师。动画师金田伊功绘制新过场动画分镜。

    游戏获媒体与爱好者的好评;评论称赞游戏相当忠实于原作,并在游戏玩法和剧情元素上做了扩展[1][2][3]

    游戏于2012年通过App商店发行iOS版,2013年发行Android[4][5]

    遊戲玩法

    《最终幻想IV》沿用了超级任天堂原版的即时战斗系统。和任天堂DS上的《最终幻想III》重制版类似,触屏笔的控制受到限制且亦非必须,同时允许其他玩家使用任天堂DS独特的触屏控制方案。然而,重制版使用了名为“能力转移系统”(デカントアビリティシステ,美版称作Augment Ability System)新能力系统。该系统可将特定角色的能力转移到其他角色身上,而重制版《最终幻想IV》之前和之后的游戏都没有这个系统。临时队员至多可以转移三个能力。当临时队员离开队伍后将会让出自己的能力,数量取决于其获得的能力。游戏还有其他能力,一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一些可在特定故事情节后获得。新系统加入了菜单指令订制的功能。除了“道具”指令外,角色其余全部指令都可修改。这包括通常分到一组中的某个能力。(例如罗莎的“高级治疗”术可以直接加入指令表,而不必通过子列表白魔法选中)能力转移系统的设计是用来取代重制版《最终幻想IV Advance》的系统,在《Advance》中,原版中暫時加入隊伍的角色可在遊戲某處後重新加入隊伍,而開發商認為這個系統對遊戲改動太大[6]

    DS版还增加了小游戏。和主游戏不同,小游戏只能用触屏笔操控。其可以增长莉迪亚幻兽波奇卡的能力,波奇卡可以在战斗中替代莉迪亚,根据游戏者的能力分配,由电脑控制行动。小游戏可以在单人模式和无线多人模式下进行。游戏还有二周目设定[7]。在该模式中,玩家开始游戏时,即能继承前次完成游戏时,所持有稀有或隐秘的道具装备。二周目还加入其它新功能,如月球和试炼之山山顶的隐藏头目。因为加入了配音过场动画,游戏角色海明威被设定为不再像原作那样能为角色改名。在重制版中,他周游世界,并根据职业更换自己的名字。例如“地图威”(游戏机下屏幕会显示地图)、“扎营威”和“结婚威”等。名字威会在世界各处出现,完成他的支线任务后玩家会得到奖励。因为不再限制玩家可携带的物品数,胖陆行鸟不再保存道具,而是储存怪物图鉴、播放视频和音乐,以及进行波奇卡的小游戏。

    情节

    游戏遵照了原版《最终幻想IV》的情节,并以倒序形式加入了一些前作缺失的剧本,包括高贝兹成为塞姆斯的手下,塞西尔凯因和罗莎的童年。

    声音

    在2007年6月,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宣布召集《最终幻想IV》主题曲《爱之主题曲》的演唱者,歌曲由植松伸夫作曲[8]伊田惠美从近800人的候选名单中胜出[9]。歌曲由福井健一郎重编,剧本作者时田贵司填词,并命名为《月光》()[10]。歌曲只在日版游戏结尾的职员表中出现,国际版本将此曲替换为游戏本身的音乐原声。

    开发

    官方开发者博客略述了重制版的几个要点功能。如同原版,玩家可以将任何人调整到队伍领头位置。当玩家进入菜单时,队伍领头者将出现在屏幕底部,玩家可以阅读他们在剧情当时的心中想法。开发团队建议玩家经常检查这个功能,来查看一些幽默轶事[11]

    其它开发博客主要聚焦于游戏的美工与程序。艺术总监称,Matrix尝试将游戏每个地方都做的独一无二。例如沙漠王城达姆西安有中东风情,法布尔带有中国风,艾伯伦更像是忍者居住的地方,而这些对数据容量有限的超级任天堂是不可能的[12]。和《最终幻想III》相比,游戏战斗中需要显示更多角色与敌人,这需要建模团队降低每个角色的多边形数量[13]。主程序师还表明,游戏从数据角度来看远大于《最终幻想III》,由于配音数据,将游戏数据压缩至被1Gb ROM容纳是很困难的[13]

    总监时田——原版游戏编剧兼游戏主设计师——称,超级任天堂版游戏3/4的脚本都被删去[7][14]。在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官方职员页面的一个问答中,时田纠正称这是说,原版的故事脚本从没被删减,但在原版的开发中,游戏文本无法在原先拟定的大小中容纳,必须修改为原先的1/4[15]

    評價

    评价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Fami通35 / 40[16]
    GamePro[17]
    GameSpot9 /10[18]
    GameSpy[3]
    GameTrailers9.2 / 10[19]
    GameZone9 / 10[20]
    IGN8.7 / 10[2]
    任天堂世界报道9.5 / 10[21]

    截至2008年7月9日,游戏在日本售出612,044份[22]。游戏全球售出110万份[23]

    《最终幻想IV》获得媒体的好评,被提名为IGN 2008年电子游戏奖之最佳任天堂DS RPG奖[24]

    參考文獻

    1. Anderson, Lark. . GameSpot. 2008-07-11 [2009-12-11].
    2. Bozon. . IGN. 2008-07-09 [2009-12-11].
    3. Di Fiore, Elisa. . GameSpy. 2008-07-25 [2009-12-11].
    4. jin02233440. . dospy智能手机网. 2012-12-08 [2013-10-10].
    5. 安卓应用铺 王晓嘉. . cnbeta(杭州). 2012-12-09 [2013-10-10].
    6. . Square Enix. 2007-10-05 [200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2).
    7. . IGN. 2007-05-17 [2007-09-30].
    8. Square Enix staff. . Square Enix Japan. 2007-05-01 [2007-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3) (日语).
    9. . Matrix Software. 2007-11-16 [200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5).
    10. . Siliconera. 2007-07-20 [2008-07-21].
    11. . Square Enix. 2007-09-19 [2007-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2).
    12. . Square Enix. 2007-10-12 [2007-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7).
    13. . Square Enix. 2007-10-27 [200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4).
    14. x3sphere. . exophase.com. 2007-05-16 [2007-09-30].
    15. Square Enix. . member.square-enix.com. 2008-09-05 [2008-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2).
    16. . Geimin.net. [2013-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4).
    17. Will Herring. . GamePro. 2008-07-21 [2013-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6).
    18. Lark Anderson. .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2008-07-11 [2013-04-24].
    19. . GameTrailers. Viacom Entertainment Group. 2008-07-23 [2013-04-24].
    20. Eduardo Zacarias. . GameZone. GameZone Online. 2008-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5).
    21. Jonathan Metts. .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08-08-12 [2013-04-24].
    22. Weekly Famitsu.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3. (PDF). Square-Enix.com. 2009-05-19 [2009-07-21].
    24. . IGN.com. 2008-12-15 [200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1).
    25. . Gamestats. IGN. [2013-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