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京剧琴师)

李超1944年-2011年),男,山东人,中国京劇琴師,一級演員,在京劇音樂和京劇胡琴领域颇有成就。

生平

李超在青島出生長大,父親李奘圖和兄長李門都是梅派琴師,三人都長期在中國北京的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改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做琴師。與兄長李門師承蘇盛琴,從改革開放后的1979年起,曾長期給中國國家1級演員杜近芳(京劇梅派青衣梅蘭芳的學生)伴奏,還和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合作過(鼓師常常是庚金群)。

1996年,他應邀到台灣,在台灣國立國光劇團客座,指導音樂,1997年,他的哥哥李門也到台灣國立國光劇團做音樂指導,哥哥回北京後,他留任音樂指導。

作品

他做臺灣國立國光劇團新編京劇《三個人兒兩盞燈》(盧亮輝編曲配器)、《新編樊梨花》(李門領奏,呂永輝司鼓)、《金鎖記》(京劇現代戲,盧亮輝編曲配器)、《新繡襦記》(台北市立國樂團小組樂隊伴奏)、《王魁負桂英》(陳中申編曲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小組樂隊)、《天下第一家》的編腔作曲和音樂指導。

他是《李世民與魏徵》、《斷橋》、《打神告廟》、《雪弟恨》(李門領奏)、《逍遙津》、《蘆花河》、《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顧永湘編腔作曲,盧亮輝配器)、《楊門女將》、《京豔:裴豔玲演京劇》(含《鍾馗》、《余派老生清唱》、《旦角彩唱》、《鬧天宮》、《蜈蚣嶺》、《將相和》、《四郎探母·坐宮》、《伐東吳》、《龍鳳呈祥·甘露寺、回荊州、蘆花蕩》)、《禁戲匯演》(含《昭君出塞》、《探母獻圖》、《壯別》、《關公升天》、《無底洞》、《大劈棺》、《讓徐州》、《赤桑鎮》、《春閨夢》、《斬經堂》、《秦香蓮》10部戲)、《四進士》、《陳三兩爬堂》、《三堂會審》、《法門寺》、《全部慶頂珠》等戲的音樂指導。

台灣國立國光劇團新編京劇《快雪時情》(大型管弦樂團伴奏,簡文彬指揮台灣國家交響樂團)請他做京劇編腔(唱腔設計)。

他是台灣國立國光劇團《拍案京奇》系列京劇藝術教育影片的音樂設計。

他是台灣國立國光劇團新編京劇《大將春秋》(李門編腔作曲指揮)、《水滸英義》(李門編腔作曲指揮)、《三個人兒兩盞燈》、《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鄭成功與臺灣》(與孫立言分任領奏,朱紹玉編腔作曲指揮)、《李世民與魏徵》(李門編腔,盧亮輝編曲配器)、《金鎖記》(京劇現代戲)和京劇《斷橋》、《打神告廟》、《關公走麥城》、《楊門女將》、《王魁負桂英》、《胡雪巖》(朱紹玉編腔作曲)、《禁戲匯演》(部份場次)、《閻羅夢》(2008年版,他同時是音樂總監)等的京劇胡琴(京胡)領奏。

他做臺灣國立國光劇團新編京劇《廖添丁》(朱紹玉編腔作曲指揮,范宗沛編曲)、《閻羅夢》首演版、《牛郎織女天狼星》(朱紹玉編腔作曲指揮,李門音樂總監)、《地久天長釵鈿情》(朱紹玉編腔作曲指揮,李門領奏)的京劇二胡(京二胡)琴師。

《閻羅夢》由金國賢編腔作曲,金樂華編曲指揮,首演版是唐文華朱陸豪劉琢瑜主演,中國上海公演版是唐文華盛鑑安平 (京劇)主演,2008年版是唐文華盛鑑陳霖蒼主演,廖錦麟指揮台灣國家國樂團小組樂隊。

参考资料

    前任:
    李門
    國立國光劇團音樂指導
    2003年-
    繼任:
    現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