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远

杨道远1941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武汉钢二司一号勤务员,后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

生平

杨书贵,河南省镇平县人,出生于河南镇平县,1961年9月进入武汉测绘学院,是武汉测绘学院1966届毕业生,四清运动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批判“三家村”时,他正和同学在衡阳国家测绘总局三分局搞毕业设计,也积极参加了分局的四清运动。[2]

于1966年8月31日参加毛泽东接见群体,回到武汉就组织了“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当时流传的毛泽东《七·三指示》说中国和世界革命“任重而道远”,于是改名“道远”。[註 1]钢二司成立时,杨道远被选为一号勤务员。后当选武汉地区红代会主任,后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0年6月,被打成“湖北、武汉地区‘五·一六’的总头目”,被关押。1983年1月,被判刑13年。1983年3月,刑满出狱,经朋友帮忙,给别人介绍业务,从中拿了3万元的好处费,被省委以“贪污罪”判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武汉晚报》刊登文章《秋后蚂蚱的最后一跳》,写道:以杨道远为代表的一小撮不甘灭亡的帮派分子,他们在政治上失败了,就想在经济上捞一把,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得逞,必须把他们扫除干净。

2010年,出版回忆录《奉献——我经历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注释

  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的《七·三指示》仅有四句话:“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请邀学校师生代表,讨论几次,决定实行。如何,请酌。”但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会记得当时流传的“七三指示”说:“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将亲手参加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将亲自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这段话现在无法证实是谁说的。

参考

  1. 徐海亮. .

扩展阅读

  • 杨道远,《奉献——我经历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0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