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列表

構造板塊英語:)是岩石圈地殼和上層地幔)的一部分。一般板塊厚約100公里(62英里),材料組成有兩種主要類型:海洋地殼組成的矽鎂層)和大陸地殼組成的矽鋁層)。海洋地殼中以玄武岩為主,而大陸地殼大多是低密度花崗岩。參見板塊構造論

地球現在最主要的15個板塊。

現今板塊

地質學家普遍認為下列構造板塊目前存在於地球表面上,具有大致可定義的邊界。構造板塊有時被分為三個類別:主要(或初級)板塊、次要(或次級)板塊和微(或三級)板塊。

主要板塊

主要板塊包括大部分的大陸太平洋。在這個列表,主要板塊是面積大於2000萬平方公里的板塊。

次要板塊

這些較小的板塊可能不會標示在一般板塊地圖上,因為大多數不包括顯著的陸地區域。在這個列表,次要板塊的面積介於100萬至2000萬平方公里。

微板塊

這些板塊在一般板塊地圖上通常合併於相鄰的主板塊在這個列表,微板塊是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里的板塊。 一些模型在目前的造山帶中識別出更多的小板塊,如亞得里亞板塊探险家板块戈尔达板块菲律宾移动板块。對於這些板塊是否應該被視為地殼的不同部分,還沒有科學共識,因此新的研究可能會改變這個列表[1][2][3][4]


歐亞板塊。
  • 歐亞板塊
太平洋板块及其邻近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及其邻近板块。
  • 菲律賓海板塊
  • 非洲板塊
    • 盧萬德勒板塊(Lwandle Plate)
    • 馬達加斯加板塊(Madagascar Plate)
    • 魯伍馬板塊(Rovuma Plate)
    • 塞席爾微大陸(Seychelles microcontinent)
  • 南極洲板塊
    • 設得蘭板塊(Shetland Plate)
    • 南桑威奇板塊(South Sandwich Plate)
南美洲板块

古代大陸的形成

地球歷史上曾經有許多板塊存在,它們隨著時間聚合形成更大的板塊,或分裂成較小的板塊,或已經被壓碎隱沒在其他板塊之下。

古代超大陸

11億年前的羅迪尼亞大陸重構。

古代板塊與克拉通

不是所有板塊邊界都很容易定義,對於古代地殼來說更是如此。以下主要列出古代的克拉通、微板塊、板塊、地盾地體和區域,而不是單獨的板塊。克拉通(陸核)是大陸岩石圈中最古老和最穩定的部分。地盾克拉通的暴露區域。微板塊是微小的構造板塊。地體是在一個構造板塊上形成的地殼材料碎片,堆積在另一個板塊上。區域是板塊上具有相似岩石的地層,可能是原生岩層或是由地層堆積形成。地體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起源於獨立的微板塊,因為地體可能沒有包含岩石圈的全部厚度。

歐亞大陸

2.49億年前,可看到已分裂的辛梅利亞大陸
東亞
  • 西伯利亞大陸(Siberian Craton)
  • 雅庫特克拉通(Yakutai Craton)
  • 華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
  • 華東克拉通(East China Craton)
  • 揚子克拉通(Yangtze Craton)
  • 塔里木克拉通(Tarim Craton)
  • 準噶爾板塊(Junggar Plate)
  • 拉薩地塊(Lhasa terrane)
中亞
北歐、東歐
  • 東歐克拉通(East European Craton) -波羅的大陸的核心
    • 伏爾加-烏拉爾克拉通(Volgo-Uralian Craton)
    • 波罗的地盾(Baltic Shield)
      • 卡累利阿克拉通(Karelian Craton)
      • 科拉克拉通(Kola Craton)
      • 拜勒莫克拉通(Belomorian Craton)
    • 薩爾馬提亞克拉通(Sarmatian Craton)
      • 烏克蘭盾地(Ukrainian Shield)
  • 摩拉維亞-西里西亞板塊(Moravo Silesian Plate)
  • 特普拉-巴蘭德地塊(Teplá-Barrandian Terrane)
  • 匈人板塊(Hunic plate)
西歐
海西造山運動最重要的結構和地體。
  • 阿瓦隆尼亞大陸(Avalonia)
  • 阿莫尼卡地塊Armorican terrane)
  • 貝羅莫里亞克拉通(Belomorian Craton)
  • 中伊比利板塊(Central Iberian Plate)
  • 奧薩-莫雷納板塊(Ossa-Morena Plate)
  • 南葡萄牙板塊(South Portuguese Plate)
  • 法國中央高原(Massif Central)
  • 原始阿爾卑斯地塊(Proto-Alps Terrane)
  • 莫丹奴比安地體(Moldanubian Zone)
  • 皮埃蒙-利古里亞盆地(Piemont-Liguria Zone)
  • 雷諾-海西尼亞地體(Rhenohercynian Zone)
  • 薩克索-圖林根地體(Saxothuringian Zone)
  • 瓦萊板塊(Valais Plate)
  • 米德蘭微克拉通(Midlands Microcraton)
  • 北大西洋克拉通(North Atlantic Craton)

印度-澳洲大陸

印度年代地層劃分。
印度
  • 印度克拉通(Indian Craton)
    • 阿拉維利克拉通(Aravalli Craton)
    • 巴斯塔克拉通(Bastar Craton)
    • 德爾肯德克拉通(Bundelkand Craton)
    • 達爾瓦克拉通(Dharwar Craton)
    • 辛格布拉姆克拉通(Singhbhum Craton)
澳洲
澳洲基本地質區域年代。
  • 澳洲地盾(Australian Shield)
    • 雅遮華羅克拉通(Altjawarra Craton)
    • 中央克拉通(Central Craton)
    • 柯纳莫纳克拉通(Curnamona Craton)
    • 高勒克拉通(Gawler Craton)
    • 納魯馬地塊(Narooma Terrane)
    • 皮爾巴拉克拉通(Pilbara Craton)
    • 伊爾加恩克拉通(Yilgarn Craton)
  • 西蘭大陸(Zealandia)
加拿大
北美克拉通和基底。
  • 阿瓦隆尼亞大陸(Avalonia)
  • 北大西洋克拉通奈恩省(Nain Province)
  • 勞倫大陸(Laurentia)
  • 加拿大地盾(Canadian Shield)
  • 丘吉爾克拉通(Churchill Craton)
  • 赫恩克拉通(Hearne Craton)
  • 紐芬蘭板塊(Newfoundland Plate)
  • 雷伊克拉通(Rae Craton)
  • 斯卡拉維亞克拉通(Sclavia Craton)
  • 奴克拉通(Slave Craton)
  • 蘇必略克拉通(Superior Craton)
美國
  • 法拉龍板塊(Farallon Plate)
  • 海島板塊(Insular Plate)
  • 山間板塊(Intermontane Plate)
  • 懷俄明克拉通(Wyoming Craton)
  • 卡羅萊納州地塊(Carolina terrane)
  • 佛羅里達板塊(Florida Plate)
  • 新斯科舍板塊(Nova Scotia Plate)
  • 伊邪那岐板塊(Izanagi Plate)
墨西哥
  • 墨西哥板塊(Mexican Plate)

南美大陸

中元古代南美洲和非洲的克拉通大略位置。
  • 亞馬遜克拉通(Amazonian Craton)
  • 聖路易斯克拉通片段(São Luís cratonic fragment)
  • 聖弗朗西斯科克拉通(Sao Francisco Craton)
  • 里約阿帕斯克拉通(Rio Apas Craton)
  • 里奧德拉普拉塔克拉通(Río de la Plata Craton)
  • 阿雷基帕,安託法亞基底(Arequipa–Antofalla basement)
  • 路易斯阿爾維斯克拉通片段(Luís Alves cratonic fragment)

非洲大陸

  • 西非克拉通(West African Craton)
  • 撒哈拉元克拉通(Saharan Metacraton)
  • 剛果克拉通(Congo Craton)
    • 班韋烏盧陸塊(Bangweulu Block)
  • 坦尚尼亞克拉通(Tanzania Craton)
  • 喀拉哈里克拉通(Kalahari Craton)
    • 卡普瓦克拉通(Kaapvaal Craton)
    • 辛巴威克拉通(Zimbabwe Craton)
      • 塞巴奎原始克拉通(Sebakwe proto-Craton)

南極大陸

  • 東南極克拉通(East Antarctic Shield)
  • 別林斯高晉板塊(Bellingshausen Plate)
  • 鳳凰板塊(Phoenix Plate)
    • 夏科板塊(Charcot Plate)

參考資料

  1. Tetsuzo Seno, Taro Sakurai, and Seth Stein. 1996. Can the Okhotsk plate be discriminated from the North American plate? J. Geophys. Res., 101, 11305-11315 (abstract)
  2. Bird, P. (2003). "An updated digital model of plate boundaries".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4 (3): 1027. doi:10.1029/2001GC000252. http://peterbird.name/publications/2003_PB2002/2003_PB2002.htm.
  3. Timothy M. Kusky; Erkan Toraman & Tsilavo Raharimahefa.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ondwana Research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2006-11-20.
  4. Niels Henriksen; A.K. Higgins; Feiko Kalsbeek; T. Christopher R. Pulvertaft. (PDF) (185). Greenland Survey Bulletin. 2000 [2009-1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年12月7日).
  5. Zhao, Guochun; Cawood, Peter A.; Wilde, Simon A.; Sun, M. .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2, 59: 125–162. Bibcode:2002ESRv...59..125Z. doi:10.1016/S0012-8252(02)00073-9.
  6. Zhao, Guochun; Sun, M.; Wilde, Simon A.; Li, S.Z. .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4, 67: 91–123. Bibcode:2004ESRv...67...91Z. doi:10.1016/j.earscirev.2004.02.0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