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東

楊啟東1906年-2003年),台灣水彩畫家、油畫家、教育家、藝術評論家,畫作多次入選「臺展」、「省展」及日本、法國展覽等。

楊啟東
出生1906年11月8日
台灣中部豐原圳寮
教育程度台北師範學校本科(1920-1925)
知名于油畫、水彩
知名作品《貯財池風景》、《街頭風景、《南國初秋》
配偶陳綉婚

生平

1906年(民國前六年、明治39年)11月8日生於台灣中部豐原圳寮,其父為楊萬壽,其母為陳鵠。1914年,入葫蘆墩公學校就讀。1920年,自葫蘆墩公學校畢業後,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在此期間,得以機會受到石川欽一郎的指導,開始了水彩畫的學習。

1925年,其二十歲時,於臺北師範學校本科(五年制)畢業後,分發至臺中北屯公學校任教,之後任職國校教員十八年,戰後執教於臺中商業職業學校美術教室,從此定居於臺中。楊啟東在此期間多次參加官方大展及撰寫藝術評論,其畫作曾入選「臺展」「府展」十次,《淺談石川欽一郎的藝術》藝評也於1925年發表於《台灣日日新報》等。

1931年6月,與陳綉婚女士結婚,同年其畫作《有祠堂的風景》入選第5回「臺展」。1936年5月,刊載於《台灣新聞》的代表作《第二回美聯展隨感》掀起長達兩月與日人筆戰。

台灣光復後,意味著楊啟東教育生涯的轉折點。1947年8月,楊啟東受聘為省立台中商業職業學校美術教師,他結合人生、美術、宗教為一體,強調落實於生活,提倡生活藝術化,讓真、善、美的藝術精神感化人生。自1946年起,楊啟東入選了幾次,甚至落選,而後楊啟東開始疏離省展,由國內瞄準國外,1953年,《街頭風景》獲日本第17回「大潮會」特選,此後多次入選。1957年,其作品《廟》入選第4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1960年,《廟》入選173屆法國春季沙龍。

1950年代後,楊啟東進軍國際,併收穫頗豐。至此,楊啟東已邁入花甲之年,並與1969年赴美探親旅遊寫生畫作,併舉辦個展。1961年,楊啟東提議與中部創立公立美術館,1988年順利開館。其晚年時期,仍堅持創作,深耕教育。

2003年,已是98歲高齡的楊啟東先生,於睡夢中與世長辭。

個人風格歷程

形塑自我,理性刻畫(1920-1940)

這個階段楊啟東創作以「明確」與「真實」為主,追求「視覺慣性」,強調光線、透視、色彩、形體等視覺語言的淬鍊,對現實的景物對象做客觀的描繪、理性的刻畫,終於自然寫生,屬於將自然作絕佳的轉譯,尤其時參加臺展、府展入選作品,是楊啟東學習石川欽一郎之後默默地走在自我不斷探索、琢磨的繪畫途徑。其作品用一種不透明水彩用筆,樸實、厚重,用色明麗,作畫題材除了臺中、豐原附近的鄉土田園風光,也出現具有人文關懷的廟宇、萊園、街道或豐原特殊的木材產業的儲木池。[1]

展現自我,融情於景(1950-1970)

台灣光復後脫離日本人的統治,心態上由禁錮到解放,楊啟東也由國小教員轉為臺中商職美術老師,作畫心態是感性與理性兼具。楊啟東雖然是臺展、府展的常勝軍,但不是評審,而參展幾次又只有入選,於是他積極往國際發展,在50、60年代獲得日展、法國沙龍展的肯定,精神為之一振。1965年自臺中商職退休後,專心創作,並旅遊海外寫生參觀美術館,拓展眼界,涵養胸懷,在創作表現上感性已逐漸駕馭理性。[1]

鬆脫自我,心物相融(1980-1990)

進入80、90年代是楊啟東晚年的豐收期,頻頻受邀在各大美術館、博物館或文化中心舉行回顧展。

華燈初上(1971年;油畫)
萊園風光(油彩)
女子像(水彩)
裸女(水彩)

獲獎紀錄

年份 作品 展覽
1928 《滯船》 第2回「臺展」
1931    《有祠堂的風景》 第5回「臺展」
1932 《有榕樹的風景》     第6回「臺展」
1934 《廟內》     第8回「臺展」
1935 《秋近》     第9回「臺展」
1936 《街頭夜色》     第10回「臺展」    
1938 《黃昏的貯材池》     第1回「府展」    
1939 《街頭風景》     第2回「府展」    
1940     《風景》     第3回「府展」    
1946     《街頭夜景》     第1屆「省展」    
1949     《林間風景》     第4屆「省展」    
1950     《盛夏》     第5屆「省展」    
1951 《少女坐像》     第6屆「省展」    
1952     《閑靜》     第15屆「臺陽展」    
1953     《街頭風景》     日本第17回「大潮會」(即日本全國教員美展)特選    
1954     《南國初秋》、《夜景》     日本第18回「大潮會」    
1955 《廟內》     第11回日本美術展覽會    
《廟景》     第19回「大潮會」    
1956 《台灣風景》     第12回日本美術展覽會    
《公園初秋》     第20回「大潮會」    
《廟》     第11屆「省展」    
1957 《廟》     第4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 
《廟內》     第12屆「省展」    
《陶窯》     日本第21回「大潮會」    
1959 《靜物》     第5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    
《橫街夜色》     第2屆日本美術展    
1960 《廟》     第173屆法國春季沙龍    
1963 《青的抒情》     第7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    
《夜色》     176屆法國春季沙龍    
1964  《台灣的廟》     177屆法國春季沙龍    
1965 《陶窯》     178屆法國春季沙龍    
1980 《南國夜市》     193屆法國春季沙龍    
1985 《柳川夜色》     198屆法國春季沙龍    

參考文獻

  1. 鄭, 芳和. . 403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國立台灣美術館 藝術家雜誌社. 2016年10月: 159. ISBN 978-986-04-966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