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道余

樊道余1910年8月-2008年1月5日),江西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生平

民国时期

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0月至1932年6月,参加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在1933年9月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身负重伤不幸被俘。1937年7月在湖南省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营救下成功越狱,加入了湘鄂赣边区游击队。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他所在部队改称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在陈毅的率领下开赴抗日战场[1]

1938年1月,樊道余被选调到新四军教导营学习,任一中队一排排长,之后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部警卫连连长[2]。1939年春,新四军教导营扩建为新四军教导总队,樊道余调任教导总队三队队长兼军事教员。1940年3月,与部队一起突破日伪顽的重重封锁线,行程200多里,到达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同年4月,谭震林成立东路军政委员会,将江抗东路司令部改名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樊道余任江抗东路指挥部教导队中队长[3]。1941年2月,历任新四军第六师教导大队大队长,新四军抗大九分校大队长,新四军独立三团参谋长,新四军独立团团长;参加天目山作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先后担任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副教育长,雪枫大学校务处长[4],华东军政大学总队长[5]

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总队队长;1951年7月—1956年6月,担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干部部副队长。1955年,樊道余被中央军委授于上校军衔。1958年10月,转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南京第四机械厂党委书记、一机部驻上海办事处主任。1962年10月16日至1963年1月,担任江苏省农机厅副厅长[6]。1963年1月至1965年9月,担任江苏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7];后升任江苏省人民政府视察室视察员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1984年4月,离休。2008年1月5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参考

  1. 朱汝略,奚永宽编著. .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5年9月: 1298. ISBN 7-80626-661-5.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莆田县委员会. . 1984年5月: 2.
  3. 宋月祥. . news2.jschina.com.cn. [2017-10-08].
  4. . jb.sznews.com.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0月25日).
  5. 马洪才著.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86.12: 49.
  6.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98.07: 795. ISBN 7-214-02187-0.
  7. 江苏省机械工业厅编.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90.12: 122. ISBN 7-214-00606-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