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肖松
肖松 | |
---|---|
原文名 | |
出生 | 1855年1月20日 巴黎 |
逝世 | 1899年6月10日(44歲) 利迈 |
国籍 | 法国 |
知名作品 | 歌剧《亚瑟王》,降B大调交响曲,小提琴与乐队《音诗》,D大调协奏曲,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人声与乐队《爱与海之诗》《永恒之歌》 |
所属时期/乐派 | 浪漫主义 |
擅长类型 | 歌剧,管弦乐,室内乐,艺术歌曲 |
师从
|
阿梅德-欧内斯特·肖松(法語:,1855年1月20日-1899年6月10日),法國作曲家。
生平
肖松1855年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10岁时听到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对音乐产生兴趣,但在家庭的压力下入大学攻读法律,并成为律师。1879年,他决心从事音乐创作,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弗兰克和马斯内。1886年,肖松当选为国家音乐协会的秘书。由于家境富裕,他常常在经济上支持贫困的作曲家,肖松的家也成为巴黎著名的艺术沙龙。1899年,肖松由于自行车故障,撞上一堵砖墙,不幸逝世于伊夫林省的利迈。[1]
音乐
肖松在音乐上主要受到瓦格纳和弗兰克的影响。他用十年时间创作了瓦格纳风格的歌剧《亚瑟王》,但上演并不成功。在器乐创作上,他主要遵循弗兰克的道路。肖松的作品常常高度半音化,充满色彩丰富的和声,华美的旋律和精巧的配器,并常用循环主题手法。
代表作品
Op.2,七首歌曲(1879-1882)
Op.3,g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
Op.5,薇薇安,交响诗(1882-1887)
Op.12,三首经文歌(1886)
Op.16,三首经文歌(1888-1891)
Op.19,爱和海之诗(1882-1893)
Op.20,降B大调交响曲(1889-90)
Op.21,D大调协奏曲(1889-91)
Op.23,亚瑟王,三幕歌剧(1886-95)
Op.24,梅特林克歌曲(1893-1896)
Op.25,音诗,小提琴与乐队(1896)
Op.26,四首钢琴舞曲(1896)
Op.28,莎士比亚歌曲(1890-1897)
Op.30,A大调钢琴四重奏(1897)
Op.32,节庆的声音,交响诗(1897-1898)
Op.34,两首魏尔兰歌曲(1898)
Op.35,c小调弦乐四重奏(1897-1899)
Op.37,永恒之歌(1898)
参见
-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