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义-自发主义

术语毛主义-自发主义(德语:Sponti,Sponti-Szene;英语:Mao-Spontex)是指1960年至1970年间西欧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政治运动。该词由“ 毛主义 ”(Maoist)和“ 自发主义 ”(spontaneist) 组成。这个术语的完整和准确的写法应该是毛-自发性(Mao-spontaneity)。

起源

该运动诞生于法国五月风暴的觉醒中。六月,暴力冲突将学生所处环境转变为大量工人。6月10日,在弗林斯(Flins)的雷诺工厂附近,因试图逃避防暴警察的追击,一名男生吉尔·陀田(Gilles Tautin)在塞纳河淹死。冲突的暴力标志着这一政治潮流的进一步演变。  

毛主义-自发主义代表一种试图推进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主义思想的意识形态,但拒绝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总思路。虽然他们是列宁主义的思想学派,但列宁的作品《怎么办?》被批评为过时的,列宁关于自发性的批评被拒绝了。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观点被认为是组织党的一种方式,但党内部也必须经常有冲突才能保持革命。革命党也必须始终来自群众工人的运动。[1]

行动主义

毛主义-自发主义的行动主义围绕“造反有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口号。这种思潮的特点是:

  • 对“群众革命自发性”的信仰。
  • 反权威主义的反叛和激进的反等级。
  • 直接行动和激烈行动的做法。
  • 非法集体和合作社。
  • 以左翼民粹主义者和禁欲主义者为代表。
  • 直接反对亲苏共产主义政党的“修正主义”。
  • 拒绝建立在先锋队理论上的小团体,因此,“沉浸在群众中”。
  • 运动的团体,在特定主题上,或多或少是结构化的。

参看

参考文献

  1. . Marxists.org. [30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延伸阅读

  • Ulrike Heider, Keine Ruhe nach dem Sturm, Rogner & Bernhard bei Zweitausendeins, Hamburg, 200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