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水錶室

水源地水錶室臺灣嘉義市歷史建築,公告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8月6日[2],是日治時期興建的嘉義水道一部分[3],後來因為不符時代需求,於民國七十年(1981年)停止使用[1]

水源地水錶室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舊稱量水器室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類別建築物類
位置 臺灣嘉義市東區王田民權路旁
建成年代 日本大正三年(1914年)[1]
水源地水錶室
水源地水錶室,右方道路為民權路。
水源地水錶室

沿革

臺灣日治時期的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7月,開始興建嘉義水道,於大正三年(1914年)3月落成,水錶室即是該工程的一部分,當時稱為「量水器室」[1]。嘉義水道的取水口設在竹崎、番路、觸口三處,之後經由管線送到水源地淨(濾)水池(井),再送到配水池去,而「量水器室」即是用來測量管制給水量之處[1]

二次大戰後,該建築在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設置嘉義縣自來水廠時更名為水錶室,之後因為不敷使用而於民國七十年(1981年)停用[1]

建築

水源地水錶室為鋼筋混擬土建築,佔地29平方公尺[1]。其外觀為新古典式建築,使用渾厚的柱式配合簡化的山牆[2]。正立面有四根凸柱,大門上方有弧形漸層,與柱頭搭配收邊[1]

參考來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水源地水錶室
  1. 蔡榮順(撰文). . 嘉義市: 嘉義市文化局. 2005: 48頁. ISBN 986-00-1484-1.
  2.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2011-08-09] (中文(台灣)‎).
  3.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水源地水錶室 存檔,存档日期2012-09-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