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猿假說

水猿假說英語:,AAH)是對人類演化過程的一個假說,這個理論假設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曾經度過一段半水棲時期,之後才又回到以陸地為主的生活方式。這個理論起源於科學家觀察到人類與水棲哺乳類生物之間,存在著類似的生理結構,因此提出這個假說。支持者認為這解釋了人類如何演化出雙足步行方式與無毛的體表,但目前並沒有足夠的化石與考古證據可以支持這項理論。

假說中提出的論點
涉水中的大猩猩

歷史

1942年,德國病理學家魏斯登霍法首先提出這種說法[1],但是沒有受到重視。

1960年,英國海洋生物學家阿利斯特·哈代在《新科學家》發表水棲猿類的短文[2],但是並未被學界所廣泛接受。

1967年,英國動物學家莫里斯在《裸猿》中簡短提及這個概念[3],英國作家伊蓮·摩根讀到這本書,進而研究並出版一系列有關水猿假說的著作[4]

假說


乾草原假說水猿假說
棲息地5百萬年前由於氣候干旱化,導致非洲的森林減少,於是人、猿開始分家,原先生活在樹上的人類祖先因此離開樹林。留在森林的後代便是猿類,遷移至草原的後代便是人類。5百萬年前的大裂谷地區是溪流交錯、湖泊遍布的沼澤地。定期氾濫的沼澤地迫使人類祖先使用兩足行走涉水。
兩足行走為了解放雙手,以持用武器,因此改用雙腿奔跑。
在開闊草原上直立行走,可以降低曝曬面積,避免體溫過高。
源自涉水所需,可在涉水過程中繼續呼吸。
體表無毛在炎熱的大草原追捕獵物導致身體過熱,所以褪去體表毛髮。適應水棲環境的結果,可減少水中移動的阻力。

批評

水猿假說支持反對
體表無毛和大猿比較,人類體表幾乎無毛;反而與犀牛大象等有著水棲祖先的動物類似[5]
人類毛髮生長方向與游泳時的水流方向相同[6]
體表無毛只對全水棲性哺乳類有優勢,例如海豚,而且這是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結果。
呼吸控制和其他靈長類比較,人類可自主控制吸氣吐氣憋氣[7][8],這有助於潛水或游泳。在椎骨的神經開口的位置,改變的進化定時和大小表明,在人類呼吸控制的,因為增加的複雜性和使用語音而不是進化的水生相的改善。此外,呼吸控制是認為是之前兩足行走,從而釋放從周圍運動的上身肌肉和呼吸允許出現獨立運動的速度。自願語音被認為是足夠的進化壓力來解釋呼吸控制,獨立於其他解釋。海豚和其他水生物種的發聲不認為是堪比人類。此外,某些鳥類有言論和呼吸控制堪比人類,而不水產一個適應的階段。[9]
潛水反射當頭部浸入水中會發生潛水反射 (心跳減緩、血管收縮)[10]潛水反射可被解釋為對失溫的反應[11]
發達大腦大腦的發展與攝食海產中豐富的omega-3omega-6脂肪酸有關[12]含必須脂肪酸的深海魚類的棲息環境與人類棲息的沿海地區相差甚遠。
皮下脂肪和其他靈長類比較,人類皮下有一層脂肪,特別是嬰兒[2][13]。與海洋哺乳動物相似。有保暖及浮力的功能。皮膚裡的血管可以繞過脂肪,進行體溫調節。
皮脂腺與其他靈長類比較,人類有著大量擴散的皮脂腺[14]
兩足行走陸地上的兩足行走造成種種病痛,如背部、膝部及器官的相關疾病,而水棲環境可支持關節和軀幹[7][15]在AAH中引用的兩足動物的缺點是往往比較人類中,陸地四足動物的結果,而是人類的進化從未納入了一段四足運動的。相反,人類的進化特徵主要肱,懸掛和登山交通的主要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雙足移動。此外,人類的拉長下肢,這被解釋為提高游泳速度,只出現了智人屬的進化後。肱猿是更常見的兩足動物不是被地面居住的人,和水生物種的只有鳥在陸地上行駛雙足。此外,人類化石記錄表明一個逐漸適應的樹居到兩足行走,而不是一個突然的轉變,以水環境。
喉頭下降除了海象等水棲哺乳類外,人類是唯一喉頭下降 (鼻腔和口腔相通) 的哺乳動物[6][16]。下降喉頭使人類可用口腔呼吸。人類喉不形如水生動物的喉部;它形成和下降的嬰兒開始說話,使它更容易吸水淹死。此外,一個下降喉不是唯一的水生動物,和永久或暫時下降喉可見於狗,豬,山羊,猴子,大型貓科動物,鹿和年輕黑猩猩。主流人類學解釋後裔喉作為一種適應通過增加可發音元音的數量和提高人類來控制他們的語音的能力,以改善發聲。
鼻子形態鼻孔朝下可避免水灌入鼻孔[6]不同种族的人的鼻子的形状变化很大,科学家相信这跟人生存地方的气候不同有关,而且应该是为了在吸入空气时温暖和加湿空气,而不是为了防止在游泳时水进入鼻子。此外,鼻子周围的肌肉并不认为是退化的,反而是有助于人类表达情感以及加强交流。
指間殘跡手指間有著類似蹼的祖跡[17]所谓似蹼的祖跡不过是一种遗传缺陷,在人和猩猩手上都存在。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1. Westenhöfer, M. . Berlin: Mannstaedt & Co. 1942.
  2. Hardy, A. (PDF). New Scientist. 1960, 7: 642–64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3. Morris, Desmond. . McGraw-Hill. 1967: 29. ISBN 0 09 948201 0.
  4. Morgan's books on the topic include:
    • Morgan, Elaine. . Souvenir Press. 1972. ISBN 0 285 62700 7.
    • Morgan, Elaine. . Stein & Day Pub. 1982. ISBN 0-285-62509-8.
    • Morgan, Elaine. . Souvenir Press. 1990. ISBN 0-285-62996-4.
    • Morgan, Elaine. . Souvenir Press. 1994. ISBN 0-285-63377-5.
    • Morgan, Elaine. . Penguin. 1997. ISBN 0-285-63518-2.
    • Morgan, Elaine. . Eildon Press. 2008. ISBN 0-9525620-30.
  5. Morgan, E. . Stein & Day Pub. 1982. ISBN 0-285-62509-8.
  6. Morgan, Elaine. . Souvenir Press. 1997. ISBN 0-285-63518-2.
  7. Niemitz C. . Anthropologischer Anzeiger. 2002, 60: 3–66.
  8. Patrick, John. . Souvenir Press. 1991. ISBN 0-285-63033 4.
  9. Langdon JH. . J. Hum. Evol. 1997, 33 (4): 479–94. PMID 9361254. doi:10.1006/jhev.1997.0146.
  10. Odent M. . Celestial Arts. 1996. ISBN 0890877580.
  11. Hanna, N; Mustard A. . Globe Pequot. 2007: 193. ISBN 1599212277.
  12. Ellis DV. . Nutrition and health (Berkhamsted, Hertfordshire). 1993, 9 (3): 205–17. PMID 8183488.; Cunnane, S., Plourde, M., Stewart, K., Crawford, M. .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2007, 19 (4): 578–591. doi:10.1002/ajhb.20673.; Crawford, M; et al. . Lipids. 2000, 34: S39–S47. doi:10.1007/BF02562227.
  13. Pawlowski B. . Human Evolution. 1998, 13: N1.
  14. Kingdon, Jonathan.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242. ISBN 0-691-05086-4.
  15. Verhaegen M. . Nature. 1987, 325: 305–6. doi:10.1038/325305d0.
  16. Crelin, Edmund S. . New York: Vantage Press. 1987. ISBN 0 533 06967 X.
  17. Roede M. . London: Souvenir Press. 1991: 99. ISBN 0-285-63033-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