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简称法源(sources of law ),基本含义是法的来源或法的栖身之所,亦称法律的形式,指在某特定國家或政權的法律存在形式。法的渊源一词发源于古罗马Fontes juris,普遍使用法的渊源一词的是英美法系的学者,且該概念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法學研究中也廣泛使用。法的渊源是法理学中的重要概念。[1] 該理論將某國家、政權或某具體領域的法律在理論上視為一個整體,可以幫助理解某一國家、政權、某具體領域的法律體系。

在传统法的渊源理论中,认为法的渊源可以指:实质渊源,法源于自然理性还是君主意志;效力渊源,法产生于立法机关还是其他机关;材料渊源,法的制定是源于习惯还是外国引进;形式渊源,法来自制定还是习惯;以及历史渊源,引起法产生的历史事件等。

註釋

  1. "Sources of law" may also mean any premiss of a legal reasoning.Goltzberg, Stefan. .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16. ISBN 2130748600.

参考文献

  • 张文显(主编)、周旺生 (编).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 ISBN 978-7-04-020641-8.
  • Верещагин А. Н. . 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2004: 344. ISBN 5713312143. (俄文)
  • Марченко М. Н. . М.: ТК Велби; Изд-во Проспект. 2006: 760. ISBN 5-98032-926-9. (俄文)
  • Template:ЯкорьНечаев В. М. . . St. Petersburg. 1890–1907. (俄文)

参见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