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巴克利

法蘭·巴克利Major Frank Buckley,1882年10月3日—1964年12月21日)是一位英國足球員及主教練,阿士東維拉球員克里斯·巴克利(Chris Buckley)是他的弟弟。

法蘭·巴克利
個人
全名 富蘭克林·查理·巴克利
出生日期 (1882-10-03)1882年10月3日
出生地點 英國厄姆斯頓
逝世日期 1964年12月21日(1964歲-12歲-21)(82歲)
逝世地點 英國華素爾
身高 6英尺0英寸(1.83)
位置 後衛
職業*
年份 球隊 ()
1902-04
1904-05
1905-06
1907-08
1909-13
1913-14
1913-14
1919-20
阿士東維拉
白禮頓
曼聯
曼城
伯明翰城
打比郡
巴拉福特
諾域治
00 (0)
0? (?)
03 (0)
11 (0)
55 (4)
92 (3)
04 (0)
01 (0)
1914 英格蘭 01 (0)
執教球隊
1919-20
1923-27
1927-44
1944-46
1946-48
1948-53
1953-55
諾域治
黑池
狼隊
諾士郡
侯城
列斯聯
華素爾
* 職業次數與數僅計算國內聯賽部份

早年生涯

巴克利生於曼徹斯特厄姆斯頓(Urmston),1902年,他在軍隊退役後加入足球會,在六年內先後加入阿士東維拉白禮頓曼聯曼城,接著在伯明翰城才建立了地位,為伯明翰上陣56場,然後轉至打比郡。1914年,巴克利唯一一次代表英格蘭上陣,結果英格蘭在艾雅蘇美公園球場(Ayresome Park)以0-3慘敗予愛爾蘭。巴克利轉投巴拉福特,但在不久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足球賽事全面停頓。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戰時,巴克利加入密德塞克斯第十七團(17th Middlesex Regiment,該團主要以足球員組成)作戰,在索姆河執行任務期間肺部及肩頭受傷,獲頒少校軍銜。

退役執教

巴克利在退役後被任命為諾域治的主教練。此前,「金絲雀」受到債務困擾,球會被債權人清盤。在召開股東特别大會後,球會獲得復活,巴克利在1919年2月被任命為秘書兼領隊,球會再次加入南部聯賽競逐,雖然巴克利在戰時已退役,在9月,巴克利還為諾域治上陣一場。

巴克利在諾域治沒有逗留多久,他在1920年7月離任。財政困難的諾域治導致人事上出現重大變動[1]

管理策略

巴克利想把自己裝成不拘謹的人,然而,他的本性並非如此。事實上,他是一個善於管理資源的人。他致力於發展球會的青訓系統,結合本地年青球員及具豐富經驗職業球員的優勢。另外,他注意轉會市場的一舉一動,以廉價收購球員,同時出售一些球員。他的球探網絡佈滿在英格蘭及威爾士,約翰·查爾斯就是巴克利的一位球探所發掘。另外,他利用一些傳聞吸引媒體的注意,使公眾一直關注球會。

影響

在巴克利的影響下,黑池狼隊冒起,而列斯聯在1960年代及1970年代時的光輝歲月也不能忽視了巴克利的功勞。巴克利的管治概念並沒有被馬特·巴斯比比爾·香克利白賴仁·哥洛夫(Brian Clough)、費格遜完全採納,不過,這些對當時來說是創新的管治概念,現在都十分普遍。巴克利對財務的敏銳觸角可能是源自他在1920年代早期當旅行推銷員的時候得來的,他在1923年10月6日到黑池繼續其執教事業,巴克利的管治概念在這裡開始萌芽,巴克利被黑池開出的極高薪金上限及轉會費所吸引過來,巴克利在「海邊人」實施青訓系統及組織球探,還引入了球會著名的橘色球衣。這些動作亦為比爾·香克利(全紅的利物浦)、唐·李維列斯聯的「皇馬」球衣)所跟隨。

雖然巴克利轉換了戰術,但他並沒有較前任主教練諾曼(Bill Norman)取得更大的成就。在1924/1925年賽季,巴克利出售了多名核心球員,如赫伯特·瓊斯(Herbert Jones)、哈利·貝德福特(Harry Bedford),一度引來球迷批評。

執教狼隊

1927年7月,巴克利到狼隊執教。斯坦·庫里斯(Stan Cullis)對他有這樣的評價:「我知道巴克利少校是其中一位頂級的主教練。他並不會做一些笨拙的事情,他管治球隊的方式與他對待球員的態度非常近似……如果球員不喜歡他那一套管治方針,那就要準備轉會了。他不喜歡後衛在他們的防守位置上做一些繁瑣的動作,巴克利少校也很善於處理壓力。」[2]

巴克利在狼隊取得很大的成就,他們在1931/1932年贏得乙組聯賽冠軍,在1937/1938年打入升班附加賽,更在翌年拿下甲組聯賽冠軍及足總盃。另外,他在狼隊期間,單是轉會收益便多達十萬英磅,他還故意散播一些流言(煽動有關使用猴腺來提升狀態的流言),又以心理提升球員的信心,並將比利·胡禮(Billy Wright)引進職業足球行列[3]。他離開球會後,青訓系統開始發揮作用,使狼隊在1950年代三度奪得甲級聯賽錦標及兩度奪得足總盃冠軍,是少數能夠抗衡巴斯比寶貝的隊伍。

1944年,巴克利離開狼隊後先後執教諾士郡侯城,然後才執教列斯聯,1948年,巴克利發掘了約翰·查爾斯。巴克利敢於使用特別的方式:在訓練時利用廣播系統播放舞曲。在1954/1955年賽季,查爾斯的表現優越,但球隊的整體表現欠佳[4]

貢獻

巴克利是一個規律嚴謹的人,同時他也是一位多變的主教練。他所發掘的著名球員約翰·查爾斯曾說:「我們的暑假只有兩周,那些職員在放假的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清理球場上的雜草及播上草種,我記得有一天,我與另一名場地職員基夫·納利正在做這些事,巴克利少校恰巧經過。當時我們覺得挺孤獨的,正在抱怨。巴克利說我們完成一桶的草種,便可以得到五先令的獎勵。這令人難以拒絕,我們播了六桶草種,當時我是一個厚顏無恥的傢伙,我走到少校的辦公室,想討得三十先令的獎勵,他即時吼道:『給我滾!你的薪金裡已經包括這些工作,別再讓我看到你拿著一桶桶的草種來見我!』」

「不要看他經常板著臉孔,他其實是一個好人。有一次當我遇到他的時候,他看著我那雙鞋,他問我那是否我唯一的一雙鞋,我點頭稱是。翌日早上,他喚我到辦公室,我給了我一雙愛爾蘭的厚底皮鞋,那是我看過最漂亮的一雙鞋,我一直用了很多年。」

1953年7月,巴克利轉投華素爾執教,1955年9月離任。

1964年12月,巴克利在華素爾逝世,終年82歲。

註解

  1. EDP24:諾域治世紀 存檔,存档日期2007-03-12.
  2. . [2006-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4).
  3. . [200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

參考資料

卡利, 萊. . Breedon Books Sport. 1992. ISBN 1-873626-07-X.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