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塞密度指数

淤塞密度指数(,簡稱SDI),亦作污染指數(,簡稱FI)或淤塞指数(,簡稱SI)[1],是一個衡量水質的指標[1]。淤塞密度指数透過测定在标准压力(206.8 kPa(30 psi),即2.1 bar[2])和标准时间间隔(5分鐘、10分鐘、15分鐘[3]或30分鐘)内,一定体积的水样(數值要至少取得500 mL樣本水才有效[3])通过一特定微孔膜滤器(例如用於逆滲透系統者,一般使用平均孔徑為0.45微米[1]的濾孔濾膜)的阻塞率[4],又或其結垢能力的量度而得到。這個指數表示水中胶体物和悬浮物含量的多少,經常用於對要用納濾逆滲透處理的水進行分類。

由於存在於水中的顆粒,令通過膜的過濾速率降低。 SDI15是在15分鐘內通過膜的體積流量的每分鐘平均百分比變化。

淤塞密度指数可用以下表達式計算[5]

其中:

  • :第一次取得500毫升所需的時間
  • :第二次取得500毫升所需的時間
  • :從取得第一次測量後到取得第二次測量之間經過的時間

利用反滲透系統的海水淡化廠也需要非常有效的過濾裝置,因為海水的SDI通常很高而且可變(一般值約20至30左右)[6]。一般以SDI小於3為低污染的指標[1]

參考文獻

  1. .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中文(简体)‎).
  2. (PDF). [2013-08-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3. . [2018-11-03] (英语).
  4. . Lenntech. [2018-11-04] (英语).
  5. [什麼是SDI]. [2018-11-05] (英语).
  6. . IDS Water.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 (英语).

參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