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宇航

溫宇航1971年),出生於中國北京。畢業自北京戲曲學校崑劇班,獲南崑藝術家岳美緹、汪世瑜、石小梅、張洵澎等人指導。後任職於北方崑曲劇院擔任小生演員[1],曾在臺灣香港日本蘇聯、中國等地演出,為北京文化局二十一世紀重點藝術人才,在德國被稱為「中國藝術家的明星」[2]

經歷

1990年至美國參與崑劇腳本《牡丹亭》排練,第一次在林肯藝術節演出,往後六年間,陸續在義大利、丹麥、法國、澳洲、德國、新加坡等國登臺演出[1][2]

2005年,接受台灣蘭庭崑劇團邀請演出《獅吼記》反應熱烈,從此結下台灣的藝術表演之路。2005年─2009年間,上演的《蘭庭六記》、《牡丹亭》、《尋找遊園驚夢》等劇,都深獲台灣觀眾喜愛。《蘭庭六記》更獲臺灣金曲獎「最佳傳統音詮釋獎」[3][1]

2007年,首次與國光劇團合作,排練《李慧娘》、《新繡襦記》,後於2010年正式加盟國光劇團[3]

師承

溫宇航師承馬玉森、滿樂民、朱世藕、沈世華、張毓文、傅雪漪等崑劇名家[1]。2012年拜 京劇藝術家姜派傳人林懋榮為師[3],融會崑曲、京劇兩大戲曲於一身。

演出作品

崑劇

  • 《西廂記》
  • 《荊釵記》
  • 《范蠡與西施》[3]

新編崑劇

  • 《梁山伯與祝英台》

京劇

  • 《鳳還巢》
  • 《百花公主》
  • 《豆汁記》
  • 《白蛇傳》

京劇舞台劇

  • 《水袖與胭脂》
  • 《百年戲樓》
  • 《豔后和她的小丑們》及傳統摺子戲

溫宇航還曾參與指導「牡丹亭」的製作,將崑劇與他藝術元素結合,「牡丹亭」被世界木偶協會美加分會選為2000年度大獎作品[2]

獲獎

1994年,榮獲崑劇青年演員蘭花優表演獎;1998年,榮獲二十一世紀優秀藝術家獎[2];2013年,榮獲第20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4]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1.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2. . 崑曲藝術研習社.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1).
  3. 陳怡蓁. . 趨勢教育基金會.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4. 劉裕彬. . 桃園市政府. [2019-04-2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