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不在家

《爸媽不在家》(英語: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2013年電影,入圍第57屆倫敦影展、第56屆亞太影展,並獲得第66屆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4]第5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5],也是新加坡首部獲坎城獎項的電影。本片也代表新加坡參加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競逐。

爸媽不在家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陳哲藝
监制
  • 黃文鴻
  • 翁蕙心
  • 陳哲藝
制片
  • 陳俐君
  • 符祥鈞
  • ANG Hwee Sim
编剧陳哲藝
故事陳哲藝
主演
片尾曲
摄影
  • 陳合平
  • 張佩詩
制片商Fisheye Pictures
片长100 分鐘
产地 新加坡
语言華語他加祿語英語閩南話(福建話)、少量粵語
官方网站chachafortwins.pixnet.net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3年8月29日 (2013-08-29)(新加坡)
  • 2013年11月21日 (2013-11-21)(香港)
  • 2013年11月29日 (2013-11-29)(臺灣)
  • 2014年1月2日 (2014-01-02)(馬來西亞)
发行商Golden Village Pictures
预算50萬美元[1]
票房$116萬-131萬美元[2][3]

劇情綱要

家樂(許家樂飾)是個聰明卻喜歡搗蛋的小孩,也是學校的頭痛人物,有身孕的母親(楊雁雁飾)在公司與家庭之間分身乏術的情況下,還會接到從學校打來抱怨家樂的電話。母親僱用菲律賓籍女傭泰莉(安潔莉芭雅妮飾)來幫忙家務和照顧家樂,泰莉卻時常被家樂欺負。父親(陳天文飾)和母親因為煩惱著各自的事情而無暇關注家樂,反而讓家樂和泰莉兩人的相遇從生疏、摩擦到逐漸培養出深厚的感情。泰莉的細心照料與父母的拉扯產生對比,讓小小年紀的家樂在泰莉身上找到宛如親人的溫暖,卻沒發現日趨嚴重的家庭問題,正悄悄地籠罩在這個家中。

制作

据导演陈哲艺表示,影片的背景是1997年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危机导致亚洲经济很萧条,很多公司倒闭,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很多人被裁员。他父亲之前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被裁员之后他家就不得不搬家、换车。[6]

影片的灵感来自陈哲艺个人小时候的成长回忆。2010年他在英国国家影视学院完成导演硕士的时候,已经拍了很多短片,认为该拍一部长片了,“于是很多小时候的记忆、人、事、物涌进脑海里,就想起从4岁到12岁时照顾他的菲律宾保姆。全家去机场送她走的情况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哭得很惨,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离别的痛楚。就觉得这个情感里面有个故事,应该把它拍成电影。”[6]

獎項

主辦單位 獎項 受獎者 階段/結果
第66屆坎城影展 金攝影機獎 《爸媽不在家》 獲獎
第57屆倫敦國際影展 電影人才獎 陳哲藝 獲獎
第11屆俄羅斯海參崴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楊雁雁 獲獎
最佳影片 《爸媽不在家》 獲獎
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特別作品 《爸媽不在家》 獲獎
第9屆歐亞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 許家樂 獲獎
第10屆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7] 評審團大獎 《爸媽不在家》 獲獎
宗教人道獎 《爸媽不在家》 獲獎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爸媽不在家》 獲獎
第15屆孟買電影節
「導演首作」單元[8]
最佳導演 陳哲藝 獲獎
最佳女主角 楊雁雁 獲獎
2013年香港亞洲電影節 亞洲新導演獎 陳哲藝 獲獎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爸媽不在家》 獲獎
最佳新導演 陳哲藝 獲獎
最佳男配角 陳天文 提名
最佳女配角 楊雁雁 獲獎
最佳新演員 許家樂 提名
最佳原著劇本 陳哲藝 獲獎
第56屆亞太影展 最佳劇情片 《爸媽不在家》 提名
最佳女主角 Angeli Bayani 提名
最佳女配角 楊雁雁 獲獎
最佳編劇 陳哲藝 提名
第7屆亞太電影獎
(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
最佳導演成就奖 陳哲藝 獲獎
第10屆杜拜國際電影節[9] 最佳電影 《爸媽不在家》 獲獎
最佳女演員 楊雁雁 獲獎
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導演 陳哲藝 提名
最佳女配角 楊雁雁 獲獎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10] 最佳導演 《爸媽不在家》 提名
第1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電影 《爸媽不在家》 提名
最佳導演 陳哲藝 提名
最佳編劇 陳哲藝 獲獎
最佳女配角 楊雁雁 獲獎
最佳新導演 陳哲藝 提名
最佳新演員 許家樂 提名

軼聞

  • 本片英文片名「Ilo Ilo」指的是菲律賓的伊洛伊洛市,即片中保姆的老家。

參考資料

  1. Yip Wai Yee. . THE STRAITS TIMES. 2013-06-04 [2013-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4日).
  2. Box Office Mojo. . [201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2).
  3. The Numbers. . [201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2).
  4. 李子凡、張桓誠╱坎城報導. . 台灣蘋果日報. 2013-05-28 [2013-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5. . [2013年1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29日).
  6. . BBC中文网. 2014年4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4月28日).
  7. 殷淑欣╱瞄準金馬報導. . 中國報新聞網. 2013-09-23 [2013-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8. . 中國報新聞網. 2013-10-25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9. 殷淑欣╱瞄準金馬報導. . Film Business Asia Limited.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4).
  10. . 新浪娱乐. 2014-03-27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