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

王維洛1951年),浙江温州人德國CORS工程事務所工程師科技作家,專精国土空间规划[1]恢復高考後1978-82年南京大學地理系本科,1980-84年三峽工程前期論證時有份參與国土空间规划[2]由此長期研究中國洪水災害,專文研究過2005年黑龍江沙蘭鎮小學洪災(~200學生溺死[3]、撰寫數本三峽大壩反方意見書籍。曾在母校南京大學任教3年、母校多特蒙德工大任教10餘年。[4]

2019年(68歲)

早年經歷

中蘇邊界知青插隊

1951年生,浙江温州人[5]他自言「一口杭州普通話」,“黄王不分,吴胡不分”。[4]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運動時,1969年3月只有浙江大学附中初二學歷的他,落户黑龍江省極北「北大荒」插队。[6][7]

參與三峽工程規劃

文革恢復高考,于1978年2月-1982年2月在南京大學地理系完成本科毕业,[8]本科畢業研究是三峽地區的国土空间规划[9]1980-84年參與三峽工程前期論證時有份參與国土空间规划[2][9]四年間「跑了三峽不少地方,認識不少三峽人,看了許多資料,包括三峽工程200米方案、三峽壩址處及三峽庫區的地質資料」。[9](另見三峡移民问题)本科異業後在母校南京大學任教3年。[4]

德國唸碩博

1985年-1987年9月于德國多特蒙德工業大學工程學院空间规划(Spatial planning)完成碩士毕业,1993年5月于多特蒙德工業大學工學院工科博士毕业,論文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估值:問題與解決》(Wertermittlung eines mit einem Erbbaurecht belasteten Grundstücks: Probleme und Lösungsansatz)。[8][10]碩士畢業後在母校多特蒙德工大任教10餘年。[4]

對洪水的評論

2005年黑龍江沙蘭鎮小學洪災

2005年黑龍江省沙蘭鎮小學洪災釀成117~200多學生死亡,王維洛考據了村民、國家氣象局、黑龍江官員的證詞,認為山洪單憑大雨無法產生,支持了村民認為上游水庫泄洪的說法。[3]

三峡大坝

曾出版《帮我看着三峡工程》[11]、《天问——“三年自然灾害”》(註:大躍進期間大飢荒)[12]、《福兮禍兮─長江三峽工程的再評價》(1993)、《三峽工程36計》(2009)。[9]

2000年代以來,被傳媒冠上水利工程專家身份,主張中國三峡大坝变形论會潰壩,尤其於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13][14]由於水利工程非其專攻,潰壩觀點被業內質疑,如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 Uwe Cors顧問公司官網.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2. . 「三峡观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研究」網站. 2008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3. . 觀察網刊. 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3).
  4. 王维洛. . 議報. 2019-07-17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5. 王维洛. (PDF). 达赖喇嘛驻北美代表处. 2018年: 電子版第4頁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14).
  6. 王维洛. . 博聞社.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30).
  7. 王維洛. . 獨立中文筆會. 2017-09-26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後投稿於王維洛. . 《明鏡月刊》. 2017年12月, (第94期:).
  8. . 2010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 2010-09-30 [2020-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9. 王維洛. . 博客來線上書店官網. 2009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10. Weiluo Wang. . Amazon Germany. 1994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11. . 民主中國. 2006-08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12. . 《當代中國研究》. 2001年, (1)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13. 张博庭. . 编辑:谷梦溪. 中国新闻网,来源:澎湃新闻. 2019-07-09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2) (简体中文).
  14. 雨舟. . 美国之音网站. 2019-07-11 [202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简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