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汪清深震区

珲春-汪清深震区,又称东北深震区延边深震区,是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的一条呈南北方向延伸的深震地震带[1]。该地震带是中国唯一一条深震地震带,属于中强地震区,主要发生的事件为孤立型地震[2]。虽然珲春-汪清深震区不属于中国五大浅源强震地震带[註 1],但由于研究深震地震带对于探索地壳上地幔构造以及上地幔地震成因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珲春-汪清深震区也受到了世界范围上的学者关注[3][4]

构造机制

珲春-汪清深震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发生于本地震带上的地震深度大多都处于500至600千米之间。通过震源剖面投影可以分析出,珲春-汪清深震区是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结果,其俯冲角约为26度,俯冲速度约为90毫米/年[4][5]。结合板块学说,西北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延边地区深度达到600千米时,其中心温度约为1200摄氏度,比周围地幔物质的温度要低得多,因此能够产生弹性断裂,发生地震[4]。但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日本海俯冲带在中国东北地区停止在660千米的间断面上,使得东北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要比岩石圈平均厚度要深得多,因此板块学说不能解释东北地区深震的成因[6]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维贺认为,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得出珲春-汪清深震区发生强震后,一般在3至4年内中国大陆地区都有强震发生,并且这些地震发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结论[7]。郭增建等人在《未来灾害学》中指出,珲春-汪清深震区是中蒙地区发生8级和8级以上地震的穴位点[8]

显著地震

下方列出珲春-汪清深震区历史上的显著地震。除非特别注明,表内的震中位置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的行政规划,地震烈度均采用麦加利地震烈度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度量。

日期 震中位置 震级 震源深度 烈度 遇难 受伤 备注 来源
1597年10月6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8 M不详VI0人0人由于这次地震的影响范围大,有感范围半径可达1800千米以上,所以曾被误以为震中位于渤海,直至21世纪初才被高山泰等人确定本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为中国东北部和朝鲜东北部一带的珲春-汪清深震区。[9][10]
1902年7月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图们江
43.433°N 129.400°E / 43.433; 129.400
6.6 M20千米VIII不详不详本次地震是中国东北地区已知最早给出时、分、秒发震时间的地震。由于本次地震震中处于珲春-汪清深震区一带,曾发生过的几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深度皆为数百公里,在震前几十年间该地浅源地震活动也十分微弱,因此,曾有人对本次地震资料的可靠程度提出过疑问,但最终被吉林省延边地震办公室和辽宁省地震局证实为可靠资料。本次地震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致使震中附近房屋被毁坏和小溪错动。[11][12][13]
1973年9月29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江
41.907°N 130.975°E / 41.907; 130.975
7.8 MW575.5千米III0人0人关于本次地震的震中尚存争议,但均位于珲春-汪清深震区。中国吉林省辽宁省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有感。除此之外,日本气象厅设立于日本本土多地的地震仪观测到了震度阶级为3的摇晃。由于震源深度过大,本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6][9]
1999年4月8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
43.607°N 130.350°E / 43.607; 130.350
7.1 MW565.7千米V0人0人通过各机构所给出的各地烈度情况,李裕澈等人总结出本次地震的有感范围的最大半径为2000余千米,绝大多数地点的烈度为3度以下,仅少数地区(半径约200余千米)为5度。由于震源深度过大,本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9]
2002年6月29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
43.50°N 130.60°E / 43.50; 130.60
7.3 MW540千米V0人0人由于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极深,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地震规模较大,震中距较小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震感较为强烈,而偏离板块俯冲方向较远的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甚至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等部分地区也有震感报告。[5][9][14][15][16]
珲春-汪清深震区显著地震震中位置(浅黄色区域代表吉林省,斜体并标注△符号的事件代表震中为估计值或有争议)

参见

注释

  1. 中国五大浅源强震地震带分别指台湾地区及其近海;西南地区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一带;华北地区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天山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一带;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3]

参考来源

  1. 蔡宏雷; 陈琳荣. .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5: 125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9) (中文(简体)‎).
  2. 吕政. . 防灾减灾学报. 2003, 19 (4): 1–8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2) (中文(简体)‎).
  3. 万永革. . 科学出版社. 2016: 11. ISBN 978-7-03-047926-6 (中文(简体)‎).
  4. 张立敏; 唐晓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26 (4): 331–340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9) (中文(简体)‎).
  5. . 美国地质勘探局.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英语).
  6. 汤懋苍; 廖留峰; 郭维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26 (6): 1931–1937 [2018-05-19]. doi:10.3969/j.issn.1004-2903.2011.06.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9) (中文(简体)‎).
  7. 刘维贺; 王振亚; 许勤. . 地震工程学报. 2000, 22 (1): 68–73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9) (中文(简体)‎).
  8. 郭增建; 秦保燕; 李革平. . 地震出版社. 1992: 438–439 (中文(简体)‎).
  9. 李裕澈; 时振梁; 曹学锋. . 地震学报. 2012, 34 (4): 557–570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22日) (中文(简体)‎).
  10. 王健. . 地震学报. 2007, 29 (5): 549–557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9) (中文(简体)‎).
  11. 金东淳; 崔钟燮; 许相希; 李华; 安在律; 姜炳植. . 防灾减灾学报. 2000, 3: 31–37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8) (中文(简体)‎).
  12. 许东满; 吴戈. . 防灾减灾学报. 1990, 3: 51–57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8) (中文(简体)‎).
  13. 金东淳; 崔天日. . 中国地震. 2002, 18 (3): 289–296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8) (中文(简体)‎).
  14. 蔡宏雷; 陈琳荣. .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5: 125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中文(简体)‎).
  15. 高山泰; 于岫嵋; 杨清福; 郑雅琴. . 东北地震研究.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中文(简体)‎).
  16. . 日本气象厅.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日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