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氰酸甲酯

異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是光氣(Phosgene)與甲胺(Methylamine)作用後所合成的化學品,多用於製造農藥。它與Zyklon B一樣曾在二次大戰時被用來屠殺猶太人,也是印度博帕爾事件中造成大規模死傷的元兇。

異氰酸甲酯
IUPAC名
Methyl isocyanate
缩写
识别
CAS号 624-83-9  
PubChem 12228
ChemSpider 11727
SMILES
ChEBI 59059
性质
化学式 C2H3NO
摩尔质量 57.051 g/mol g·mol¹
密度 0.9230 g/cm3 at 27°C
熔点 -45°C
沸点 39.5°C
溶解性 易溶[1]
蒸氣壓 57.7 kPa
结构
偶极矩 2.8 D
热力学
ΔfHmo298K -92.0 kJ·mol-1[1]
危险性
NFPA 704
3
4
2
W
闪点 -7°C
自燃温度 534°C
爆炸極限 5.3–26%[1]
相关物质
相关化学品 異硫氰酸甲酯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化学性质

异氰酸甲酯可以水解。[2]

危害

不同濃度人類的反應

  • 0.4ppm 無顯著反應
  • 2ppm 眼感到刺激並流淚
  • 4ppm 感到不適
  • 21ppm 致命

併發症

一般而言,這化學品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引起化學性肺炎以及肺水腫。此外,皮膚組織壞死,以及角膜出現問題。

遇上大災難時的處理

由已穿上保護衣的人員,帮助患者脫去受污染的衣物,移離受污染地點。用水沖洗患者的皮膚和眼睛。對症給予支持性治療。

由於這化學品會對肺功能造成嚴重傷害,必須準備純氧供患者呼吸。此外,要同時準備抗生素類固醇以及支氣管擴張藥

參考文献

  1. Lide, David R. (编), 87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6, ISBN 0-8493-0487-3
  2. Castro EA, Moodie RB, Sansom PJ (1985). "The kinetics of hydrolysis of methyl and phenyl isocyanates".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2. 1985 (5): 737–742. doi:10.1039/P2985000073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