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陀寺造像

2002年12月27日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006年5月25日,花置寺造像与其附近的花置寺造像、位于邛崃市大同乡的石笋山造像一并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邛崃石窟,分类为石窟寺及石刻[2]

磐陀寺摩崖造像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臨邛鎮
時代唐代-明代
編號71
登錄2002年12月27日
邛崍石窟-磐陀寺摩崖造像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点四川省邛崍市
坐標30°26′28″N 103°24′45″E
時代唐代-宋代
編號6-854
登錄2006年5月25日

磐陀寺造像,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临邛镇磐陀村,为唐朝时期的摩崖造像。

磐陀寺最初名开元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寺前有大石如磐,开元寺改名为磐陀寺。1985年7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将磐陀寺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磐陀寺摩崖造像位于磐陀寺后岩壁上,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有造像4龛窟1099尊,内容有西方三圣、千佛龛、西方净土变、密宗造像等。[3]

参见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川府發(2002)23號,2002年12月27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廳提出的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1處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13處,現予公布。 請各地和有關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四川省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做好所轄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 附件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名單。《四川政報》,2003年第6期,9-12頁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年 [201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3. 国家文物局.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