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蕨門

種子蕨学名:)是一類已滅絕的古代裸子植物,始見於晚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時極為興盛,到侏罗纪逐漸衰退,於白堊紀末期滅絕。

种子蕨门
化石时期:376–66 Ma
PreЄ
泥盆紀–晚白堊紀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链型植物 Streptophyta
演化支 膜生植物 Phragmoplastophyta
亚界: 有胚植物亚界 Embryophyta
演化支 气孔植物 Stomatophyta
演化支 多孢植物 Polysporangiophyta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真维管植物 Eutracheophyta
演化支 真叶植物 Euphyllophytina
演化支 放射状植物 Radiatopses
演化支 木質植物 Lignophyta
总门: 种子植物总门 Spermatophyta
并系群 种子蕨门 Pteridospermatophyta
传统分类中包含的子类群
  • 舌羊齿目 Glossopteridales
  • 芦茎羊齿目 Calamopityales
  • 华丽木目 Callistophytales
  • 开通目 Caytoniales
  • 大羽羊齿目 Gigantopteridales
  • 皱羊齿目 Lyginopteridales
  • 髓木目 Medullosales
  • 盾籽目 Peltaspermales
在传统分类中不包含,
但在演化上是其演化支

種子蕨的種株不大,多數為倚生或攀援的藤本植物,也有一部分呈灌木狀或樹蕨狀,只有少部份是高可達10米的喬木。它們絕大部分有真蕨植物一樣的大型羽狀複葉和具有二歧分叉的主葉柄,但葉的表面角質層較真蕨類厚。

根據種子蕨類的解剖結構,它們既有蕨類植物性狀,又有裸子植物性狀;莖和根有像真蕨一樣的維管束,又有像蘇鐵一樣的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和次生韌皮部等。在種子蕨的生殖葉上長有花粉囊和種子,以種子進行繁殖。種子有的長在葉的羽片頂端,有的則生在葉的裂片上。

在種子蕨類植物中,至今僅發現兩例種子中有,大多數種子實際上是胚珠。胚珠有離生珠被。研究發現它們還沒有花,但已形成種子,這說明在植物系統發育過程中,種子的出現比花和果實更早;同時在胚珠的花粉室中,只看到有花粉粒,而未發現花粉管,這也是原始的性狀之一。由此可見,種子蕨是介於蕨類植物跟裸子植物之間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植物類型,並成為許多現代裸子植物的起點。

演化树

以下为种子植物演化树,种子蕨类的涵盖范围(绿线框)并未包含其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如被子植物及现代裸子植物),因而是个并系群

种子植物

Moresnetiopsida Doweld 2001

Lyginopteridopsida Novák 1961 emend. Anderson, Anderson & Cleal 2007

皱羊齿目 Pachytestopsida Doweld 2001

华丽木目 Callistophytales Rothwell 1981 emend. Anderson, Anderson & Cleal 2007

盾籽目 Peltaspermopsida Doweld 2001

Umkomasiales Doweld 2001

Phasmatocycadopsida Doweld 2001

Pentoxylopsida Pant ex Doweld 2001

Dictyopteridiopsida Doweld 2001

Cycadeoideopsida Scott 1923

开通目 Caytoniopsida Thomas ex Frenguelli 1946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末端裸子植物
Acrogymnospermae

苏铁门Cycadophyta

银杏门 Ginkgophyta

松柏门 Pinophyta

种子蕨门(并系群)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種子蕨門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種子蕨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