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

竹竿舞又称打柴舞跳柴舞,流傳在海南島等地,是黎族的舞蹈[1]。两人通常蹲在地上,手握两条长竹竿开合(称为持竿者),另一个站在两条竹竿中抬脚落脚,以免脚被竹竿夹到,同时有节奏地做出动作。持竿者也可以站着,那么舞者就要下蹲,以免脖子或上身被竿子夹到。

起源

据说竹竿舞是由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跳柴”发展而来。[2]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曾写下《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其中有“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

用途

竹竿舞是具有海南民族文化的体育健身活动,也是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被外国游客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台湾也有跳竹竿舞,用来迎宾和表演。[3]

另外,综艺节目上也会请艺人跳竹竿舞,故意夹艺人脚、打艺人头,制造笑点。[4]

参考资料

  1. .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 . 2013-04-12 [2013-04-18].
  3. . 2013-01-02 [2013-04-18].
  4.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