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維也納樂派

第一維也納樂派First Viennese School),通常指十八世紀晚期在維也納的三位古典主義古典音樂作曲家: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法蘭茲·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有時也被歸類於此。

約瑟夫·海頓(Joseph Haydn)的創作在1808年的維也納舊大學中的演出

在德語系國家,「維也納古典樂派」(Wiener Klassik)及字面的「維也納古典時期」(Viennese classical era/art)經常概括指稱古典主義音樂整體,作為區分其他被通俗稱為古典樂的巴洛克音樂浪漫主義音樂

1834年,奧地利音樂學者拉斐爾·喬格·杰塞维特(Raphael Georg Kiesewetter)首次使用了「維也納樂派」(Viennese School)一詞,他只將海頓、莫札特計入此樂派中,此後其他學者如法炮製,最終將貝多芬也加入學派成員。而為了避免與第二維也納樂派混淆,定名為「第一」樂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