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號交響曲 (莫扎特)

g小調第25號交響曲》,作品號K. 183/173dB,是莫扎特創作的音樂作品,於1773年10月5日於薩爾茨堡完成,只比他上一首交響曲遲2天完成。

它和第40號交響曲一樣,都是莫扎特現存的交響曲中極少數採用小調寫成的(同時又是g小調)。相信這曲是受海頓同調性的《第39號交響曲》所啟發。[1]

分析

配器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0 2 0 2—4 0 0 0—str"[2]

結構

本樂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 第1樂章:精神抖擻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 第2樂章:行板(Andante)
  • 第3樂章:小步舞曲(Menuetto)
  • 第4樂章:快板(Allegro)

其中第1樂章切分音引子後的第1主題,採用了曼海姆樂派所提倡的「曼海姆火箭」(Mannheim Rocket,或譯作「曼海姆式上昇」)技巧,即是利用分解和絃,以短時間由低音區上行到高音區,當時來說是非常前衛的寫作手法。及後「曼海姆火箭」技巧在他的《第40號交響曲》第4樂章,以及貝多芬的《f小調第1號鋼琴奏鳴曲》中亦能找到。

引用

  • 1984年由美國導演米洛斯·福曼所執導的電影《莫扎特傳》(台灣譯作:阿瑪迪斯),最開頭的音樂便是用上了本曲。

註釋

  1. 舊版只演奏第二、第三樂章,新版則要求第一、第四樂章與大提琴齊奏。

參考資料

參照

  1. Landon, H.C.R. (1976). Haydn: Chronicle and Works, Vol. 2 (Haydn at Eszterhaza, 1766-1790). Bloomin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 Daniels, David.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291. ISBN 0-8108-3228-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