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号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

B小调第6號交响曲作品74《悲愴》(Pathétique),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最後一首交響曲,也是他生前最後的音樂作品。

創作歷程

此曲於1893年2月至8月期間創作。同年10月28日於聖彼德堡作首演,九天之後,柴可夫斯基便逝世了。經作曲家生前修改過的版本,則於11月18日由Eduard Nápravník在紀念音樂會中演出。[1] 而在莫斯科的首演,則於12月16日由Vasily Safonov指揮演出。[2]

作曲家最初為此曲定了標題,稱為「熱情」(俄語:),也曾打算稱為「標題」(俄語:),最終選擇了前者。[3] 然而,現時出版的樂譜,通常都已使用了法語的翻譯名字:Pathétique[4] 翻譯出來便成了「悲愴」(和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的譯法相同)。自此便沿用至今。

分析

配器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3 2 2 2—4 2 3 1—tmp+2—str"[5]

結構

第一樂章

慢板(Adagio)- 不太過份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行板(Andante)-穩定的中速(Moderato Mosso)-行板(Andante)-持續的中速(Moderato assai)-活躍的快板(Allegro vivo)-原本的行板(Andante come prima)-穩定的行板(Andante mosso),4/4,b小調 - D大調 - 調性不明確 - B大調

由多個不同速度和旋律段所組合而成的樂章。由巴松管奏出低音旋律,小提琴部奏出第一主題,隨後有較快的主題變奏,引領至既浪漫又有沉思之意的D大調第二主題。當第二主題以漸弱形式完結時,既有動感又有憤怨之意的樂段突然出現。銅管樂器基定音鼓主導的樂團爆炸性旋律是第1樂章的高潮,也是最悲憤的樂段。隨後第二主題再次出現(B大調變奏)。最後樂章安靜地完結。全樂章既有代表沉思、灰暗和悲傷的慢樂段,亦有不安和激動的快樂段,互相交接起來,形成極端的情緒起伏。

第二樂章

優雅的快板(Allegro con grazia),5/4,D大調 - b小調 - D大調

複三段體曲式的類似圓舞曲,但卻採用了當時極少用上的五拍子,因而被称为“跛行华尔兹”("limping" waltz)[6]。A段第一主題由大提琴奏出,木管及後和應;小提琴隨即奏出第二主題,同樣再由木管和應,並帶回第一主題,絃樂作最後的回應及帶入小結尾。B段先由定音鼓引領下,以絃樂主導以小調寫成的第一副題及第二副題,經過過場段後,樂隊重新回到A段,最後的結尾段一直保持中等音量,最後以絃樂的撥絃和管樂的弱長音下結束。

第三樂章

非常活潑的快板(Allegro molto vivace),12/8及4/4的複合節奏,G大調 - E大調 - G大調

一個夾雜黑色諧謔曲風格的進行曲,激昂中卻暗藏不安的情緒。

第四樂章

憂傷的慢板(Adagio lamentoso),3/4,b小調 - D大調 - b小調

以暗淡和絕望的音色所寫成的樂章,預示著悲劇的結果。先由小提琴部奏出悲哀的高音主題,之後由平靜的D大調樂段取代。而悲哀的高音主題在全曲中不斷出現。最後由大提琴和低音號奏出如葬禮曲般的低音旋律淡出,似乎暗示了作曲家的死亡命運。

參考資料

參照
  1. Steinberg, Michael (1995). The Symphon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635. ISBN 0-19-512665-3.
  2. Tchaikovsky Research.net 存檔,存档日期2011-07-20.
  3. Discovering Music - Tchaikovsky's 6th Symphony(英文錄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由 2:30 開始
  4. Steinberg, p. 638.
  5. Daniels, David.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416. ISBN 0-8108-3228-3.
  6. . Classical Notes. [2012-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2-1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