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屆金馬獎

第9屆金馬獎
日期1971年10月30日 (1971-10-30)
地点 中華民國臺灣台北市中山堂
主持人王洪鈞教育部文化局長
摘要
最佳電影緹縈
最佳导演丁善璽
落鷹峽
最佳男主角王引
《緹縈》
最佳女主角盧燕
董夫人
获獎最多《緹縈》(6項)

第9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71年台灣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

簡介

本屆香港電影以《董夫人》為首,旅美好萊塢影藝學院會員盧燕以此片獲影后獎,而《董夫人》雖為黑白片,但仍獲攝影獎與美術設計獎。邵氏公司小生金峰以《啞巴與新娘》獲演員特別獎。

此時期臺灣電影如日中天,《緹縈》一片使首屆影帝王引二度稱帝,並獲最佳影片獎。丁善璽導演以《落鷹峽》獲最佳導演獎,陳莎莉以此片獲佳女配角獎。白景瑞之《再見阿郎》捧紅閩南語演員柯俊雄;另,岳陽徐楓也獲頒最有希望男女演員獎,瓊瑤電影仍屬熱潮,《庭院深深》王戎獲最佳男配角獎。

入圍暨得獎名單

  • 第15屆之前,金馬獎採事前公佈得獎名單的方式,因此無「入圍名單」。[1]
壹、影片獎項

最佳劇情片

得獎作品出品公司頒獎嘉賓引言人
緹縈中國電影製片廠

優等劇情片

得獎作品出品公司頒獎嘉賓引言人
庭院深深香港鳳鳴公司
落鷹峽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母與女大眾電影公司
精忠報國國際公司
十二金牌邵氏公司

最佳紀錄片

得獎作品出品公司頒獎嘉賓
光輝的雙十中國電影製片廠

優等紀錄片

得獎作品出品公司頒獎嘉賓
青年假期第三輯台製廠
條條道路通自由台製廠
萬壽無疆中國電影製片廠
一日千里台製廠
貳、個人獎項

最佳導演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丁善璽落鷹峽

最佳男主角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王引緹縈

最佳女主角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盧燕董夫人

最佳男配角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王戎庭院深深

最佳女配角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陳莎莉落鷹峽

最佳童星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游龍精忠報國

最佳編劇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李翰祥緹縈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萍金玉緹縈

最佳黑白影片攝影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郝和熙董夫人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梁延興緹縈

最佳黑白影片美術設計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包天鳴董夫人

最佳剪輯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郭延鴻新獨臂刀

最佳錄音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林丁貴落鷹峽

最佳紀錄片攝影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祈和熙太極拳

最佳紀錄片策劃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高景仁青年假期第三輯
叄、非正式競賽

最佳創意特別獎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唐書璇董夫人

最佳演員特別獎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金峰啞巴與新娘

最佳希望新女星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徐楓龍城十日

最佳希望新男星

得獎者得獎作品頒獎嘉賓
岳陽三朵花

最佳技術特別獎

得獎作品出品公司頒獎嘉賓
再見阿郎萬聲公司

得獎統計

總共有14部電影獲獎,僅計入正式競賽獎項。

得獎數量 電影名稱 得獎獎項
6 緹縈 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最佳音樂(非歌劇)
4 落鷹峽 優等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錄音
3 董夫人 最佳女主角、最佳黑白影片攝影、最佳黑白影片美術設計
2 青年假期第三輯 優等紀錄片、最佳紀錄片策劃
精忠報國 優等劇情片、最佳童星
庭院深深 優等劇情片、最佳男配角
1 新獨臂刀 最佳剪輯
太極拳 最佳紀錄片攝影
一日千里 優等紀錄片
萬壽無疆 優等紀錄片
條條道路通自由 優等紀錄片
光輝的雙十 最佳紀錄片
十二金牌 優等劇情片
母與女 優等劇情片

參考資料

  1. . 台北金馬影展.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中文).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