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棉之战

米棉之战是指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上海战役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对上海为主的投机商人之间开展的经济金融整顿。最终中共大获全胜,大批上海商人破产,民国末年以来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得以遏制。

背景

1949年5月,上海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后为上海市人民政府)。随即,1950年6月23日,国民党军长江口外布雷,封锁上海口岸,截断原料和粮食的供应,上海出现存粮不足、外国棉纱进口困难问题。粮、纱、煤纷纷涨价,以米价为龙头,纱布跟进,从而拉动物价全面上扬。从6月23日到7月30日,上海物价上涨了一倍多,并影响到整个华东、华北和华南等地。

1949年4月、7月、10月和1950年2月,北平、上海、天津等地出现了四次大规模的物价上涨风波,严重打击刚刚正在中国大陆建立政权的中国共产党的声望。陈云回忆,物价的连续波动和财政的严重困难,“对经济恢复工作和人民生活是重大的打击”,“上海等地人民对我们的经济工作颇感失望,各地财经工作同志也感到形势严重,必须迅速采取有效办法。”中共华中局向中央提出召开各区联合会议,“研究各地区的财政收支、物资调拨、货币发行等问题。”[1]

过程

1949年7月12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组建完成,陈云担任主任。7月27日至8月15日,陈云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有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和西北五大区的财政、金融、贸易等部门领导参加的财经会议。陈云说,能否解决上海问题和稳定全国物价,要看我们掌握“两白一黑”的情况。这三种物资中,关键是大米和棉纱。一个是吃,一个是穿,是市场的主要物资,“我掌握多少,即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大小”。“人心不乱,在城市中心是粮食﹔在农村主要靠纱布。”资本家手中的主要物资除黄金白银外,也就是大米和纱布。因此,打好“米棉之仗”,就成了稳定物价的关键。

陈云采取收缩通货、抛售物资、加强市场管理的办法。东北粮食进关,陈云要求东北必须每天发一个列车的粮食到北京;北京市在天坛打席囤存粮,必须每天增加存粮席囤,要给粮贩子看到,国家手上真有粮食,粮价不能涨,使奸商无隙可乘。1949年11月13日,陈云为中央财经委员会起草了《制止物价猛涨》的指示,提出12条措施。同时指示全国各主要城市做好准备,于11月底至12月初一齐抛售。

1949年11月25日,上海、天津、北京、沈阳、武汉、西安等8个主要城市同时大量抛售物资。上海棉纱市场开市后,投机商争相抢购,甚至不惜拆借高利贷。棉纱公司不断抛售纱布,且隔一小时跌一次价,上海纱布价格当日下跌了一半。

陈云同时收缩通货,要求所有国营企业的现金一律存入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资本家贷款﹔私营工厂不准关门,而且照发工人工资﹔加紧征税,如不按时纳税,按3%的税额处罚。许多投机商因亏损过多,不得不宣布破产,许多私人钱庄因借给投机商人的款项无法收回,亦宣告倒闭。

影响

上海投机商人一蹶不振。上海当时的资本家说:银元斗争共产党靠的是行政手段,这一次,共产党完全是用经济的手段就把价格平下来,上海的工商界没有想到,佩服。

  1. 陈, 云.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 2. ISBN 978750731887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