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沙爾號航空母艦

維沙爾號航空母艦印地語:विशाल,意思指「巨人」[5]英語:Vishal,代號:IAC-II)是目前還在處於設計階段的維克蘭特級航空母艦二號艦,由科欽造船廠承建,並服役於印度海軍。該艦是印度海軍至今為止最大型的軍艦項目,也可能是印度首艘採用核動力推進的航空母艦,所以至項目訂立伊始該項目便吸引了外國媒體的關注。

历史
印度海軍
艦名 維沙爾號(INS Vishal)
服役日 2025年(預計)[1]
目前狀態 設計階段
技术数据
艦級 維克蘭特級航空母艦
排水量 65,000噸[2][3]
動力來源 常規推進或核動力推進[3]
艦載機 50-55架固定翼和旋翼飛機:[4]
光輝戰鬥機(Tejas)
先進中型戰機
輝光無人作戰飛機

設計

維沙爾號最早可追溯於2011年4月,當時印度海軍上將尼爾默爾·庫馬爾·維爾馬(Nirmal Kumar Verma)對外表示,國產航空母艦(IAC)二號艦將會是海軍幾年以內高配額預算的優先項目。[6]而設計工作則開始於2012年,由印度海軍設計局(Naval Design Bureau)承擔。當時海軍設計局決定不再尋求獨自設計和實施該項目,改由對外尋求援助。根據一些媒體公開的資料顯示,維沙爾號的設計將與一號艦有著很大程度的分別,例如排水量將提升至65,000噸,裝備電磁彈射器和採用核動力推進系統。[3][7][8][9]其後在2015年5月13日,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DAC)批出30億印度盧比予維沙爾號的初期建設工作。[10][11]

2015年5月7日,印度海軍參謀長上將羅賓K.道萬曾表示:「印度第二艘國產航母計劃是開放的,甚麼可能性也沒有被排除,包括裝備核動力系統或常規推進系統。」[12]隨後印度政府與美國簽署了一項關於組成「航母建造工作小組」以確定雙方合作的領域的協議。[13]後來在2015年7月15日,印度海軍設計局同時向英國航太系統(BAE)、法國DCNS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美國洛克希德·马丁發出需求函(LoR),[14]邀請他們協助印度海軍設計新型航母,[14]而美國此後也曾多次表示能提供電磁彈射器等關鍵技術予印度,[15]不過美印之間至今依然沒曾簽訂過關於上述事項的初步合作協議。

艦載機

對於維沙爾號可能採用的艦載戰鬥飛機至今仍然不為外界所知,而官方也未曾就這一問題發表過評論,但大多數專家均認為,維沙爾號可能搭載印度國產的光輝戰鬥機(Tejas)、先進中型戰機(AMCA)和輝光無人作戰飛機(AURA)。

參見

參考資料

  1. . The Diplomat. 10 July 2013 [17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5).
  2. . USNI News.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1).
  3. . The New Indian Express.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5).
  4. . IHS Jane's 360. 12 February 2016 [18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6).
  5. Shukla, Ajai. . Business Standard. 31 May 2013 [17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5).
  6. . The Hindu. 28 April 2011 [31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8).
  7. . IBN Live. 17 July 2012 [17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7).
  8. . The Big News Network. 2 May 2015 [17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9. Panda, Ankit. . The Diplomat. 23 April 2015 [17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9).
  10. . Zeenews. 13 May 2015 [17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7).
  11. Pandit, Rajat. . Times of India. 13 May 2015 [17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6).
  12. Tribune News Service. . Tribune India.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7).
  13. . Reuters India.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4).
  14. . USNI News.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15. . 2016-02-24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