繸鱗小沙丁魚

繸鱗小沙丁魚学名:),又名黑小沙丁青鱗仔鰮仔沙丁魚扁仔繸鱗沙丁魚,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科的一個

繸鱗小沙丁魚
保护状况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鲱形目 Clupeiformes
科: 鲱科 Clupeidae
属: 小沙丁鱼属 Sardinella
种: 繸鱗小沙丁魚 S. fimbriata
二名法
Sardinella fimbriata
Valenciennes, 1847
異名
  • Spratella fimbriata, Valenciennes, 1847[1]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安達曼海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南部、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等海域。

深度

水深5~50公尺。

特徵

本魚體細長,體長為體高的3.1倍,腹鰭至肛門孔的稜鱗數約在13枚左右,比同屬的種類少(約14~17枚)。吻較長,眼徑吻長比為1比1.4左右。體長可達13公分。

生態

本魚常群聚在沿海,偶爾會出現在河口,但以夏季居多,其他季節很少。以浮游生物、矽藻為時。

經濟利用

可食用,但多做為下雜魚。

參考資料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