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戴森霍费尔

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 Deisenhofer1943年9月30日),德国生物化學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了测定内在膜蛋白的第一个晶体结构,即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辅因子的膜结合复合物[1][2][3][4]

约翰·戴森霍费尔
(Johann Deisenhofer)
出生 (1943-09-30) 1943年9月30日[1]
德国巴伐利亚州楚萨马尔泰姆[1]
居住地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
国籍德国与美国
母校
知名于
奖项Max Delbruck Prize (1986)
诺贝尔化学奖 (1988)
网站www.utsouthwestern.edu/labs/deisenhofer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机构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1]
博士导师罗伯特·胡贝尔[1]

生平

膜中光合反应中心结构示意图。

1943年出生於拜恩楚萨马尔泰姆,於奧格斯堡文理中學畢業後,於德意志國防軍服役一年半,後進入慕尼黑工業大學就讀,主修物理學。畢業後曾於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從事研究工作,現任職於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負責生物化學研究。

参考文献

  1. Frängsmyr, Tore; Malmström, Bo G. (编).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1992 [June 24, 2014].
  2. Shampo, M. A.; Kyle, R. A. .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00, 75 (2): 164. PMID 10683655. doi:10.4065/75.2.164.
  3. Biography at www.nobel.org
  4. Huber, R.; Deisenhofer, J.; Colman, P. M.; Matsushima, M.; Palm, W. . Nature. 1976, 264 (5585): 415–20. PMID 1004567. doi:10.1038/264415a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