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嘌呤

腺嘌呤英語:,簡稱,旧称维生素B4)是一種嘌呤,在生物化學上具有許多不同的功用。於細胞呼吸中,是以富有能量的腺苷三磷酸(ATP),以及輔因子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等形式發生作用。並且在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裡作為DNARNA的組成物。

腺嘌呤
IUPAC名
9H-purin-6-amine
识别
CAS号 73-24-5  
PubChem 190
ChemSpider 185
SMILES
InChI
InChIKey GFFGJBXGBJISGV-UHFFFAOYAT
EINECS 200-796-1
ChEBI 16708
RTECS AU6125000
DrugBank DB00173
KEGG D00034
IUPHAR配体 4788
性质
化学式 C5H5N5
摩尔质量 135.127 g·mol¹
熔点 360 - 365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結構與合成

腺嘌呤是一種含氮雜環,化學式為C5H5N5,可形成多種不同的互變異構物,這些異構物之間可以快速轉變,且通常被視為相等。

生物體並不是先合成出腺嘌呤之後,才合成各種核苷酸。而是直接以磷酸核糖為基礎,逐步並直接合成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中的嘌呤環是來自許多不同的化合物,包括甲酸鹽、甘氨酸碳酸氫根(HCO3)、天冬氨酸穀氨醯胺[1]。經過多個酵素催化步驟之後生成肌核苷單磷酸(IMP),此化合物再經過一連串的反應,成為含有腺嘌呤的單磷酸腺苷(AMP)。

有些人認為地球的生命起源過程中,最早的腺嘌呤是由5個氰化氫(HCN)聚合而成[2],但也有人反對此理論[3]

功能

腺嘌呤(左)與胸腺嘧啶(右)的結合方式,虛線為氫鍵位置。

腺嘌呤可作為核鹼基,成為核苷酸的一部分來組成核酸(如DNA或RNA)。DNA分子中,腺嘌呤經由兩條氫鍵胸腺嘧啶(T)連結,其中一條氫鍵是位在腺嘌呤-NH2基上的原子與胸腺嘧啶的一個原子之間;另一條氫鍵則是位於腺嘌呤的氮原子與胸腺嘧啶氫的原子間。此外在RNA裡,則是與尿嘧啶(U)相連。AT與AU配對的特性可以使兩條核酸結合。

DNA中的某些段落含有較多的腺嘌呤(同時也會有較多的胸腺嘧啶),例如真核生物的TATA盒(TATA box)與原核生物普里布諾盒。這些序列的結合力比起GC配對(有三條氫鍵)較多的區域而言較弱[4],也較容易解開。

腺苷是一種含有腺嘌呤與核糖核苷去氧腺苷則是含有腺嘌呤與去氧核糖去氧核苷。當腺苷與三個磷酸基團相連時,會轉變成為腺苷三磷酸(ATP),屬於核苷酸的一種。腺苷三磷酸在細胞代謝裡是化學反應所需的化學能基本形式。

歷史

在較為早期的文獻中,腺嘌呤也稱為維生素B4[5]。但是現在已經不再將其視為真正的維生素,同時也不再是維生素B的成員。屬於B群維生素的菸鹼酸核黃素,各自可以和與腺嘌呤組合成生物必需的輔因子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赫爾曼·埃米爾·菲舍爾是早期研究腺嘌呤的科學家之一。

它是在1885年被Albrecht Kossel參考胰腺(一種特殊的-在希臘稱為"亞丁") 命名的[6]

约安·奥罗在1961年的實驗證實腺嘌呤可以利用5个氰化氫 (HCN) 從胺基酸的聚合物的水溶液,大量的以人工合成[7]。這是否會影響到生命的起源是在地球的結論,還在爭議之中[8]

在2011年8月8日,一份建基在NASA地球隕石研究發表的報告,建議構建DNARNA的基塊 (鳥嘌呤、腺嘌呤與相關有機分子) 可能是在地球之外的外太空形成的[9][10][11]

在2011年,物理學家報告說,"沿著電離能的變數範圍路徑意外的發現腺嘌呤",這表明了要了解在紫外線暴露下腺嘌呤如何產生的實驗數據,是比以前所認為的要複雜得多;這些研究結果的報告中有一份顯示,在光譜的測量中有雜環化合物的成份[12]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David L. Nelson & Michael M. cox. . Freeman. ISBN 0-7167-4339-6.
  2. ORÓ, J. . Nature. 1961, 191: 1193 – 1194. doi:10.1038/1911193a0.
  3. Shapiro, Robert. . Origins of Life and Evolution of Biospheres. June 1995, 25: 83–98 [2007-07-20]. doi:10.1007/BF015815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4. Chalikian T, Völker J, Plum G, Breslauer K.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9, 96 (14): 7853 – 8 [2007-07-20]. PMID 103939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9-24).
  5. Vera Reader. . Biochem J. 1930, 24 (6): 1827–31.
  6.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by Douglas Harper
  7. Oró J, Kimball AP. .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August 1961, 94 (2): 217–27. PMID 13731263. doi:10.1016/0003-9861(61)90033-9.
  8. Shapiro, Robert. . Origins of Life and Evolution of Biospheres. June 1995, 25 (1–3): 83–98 [2007-07-20]. doi:10.1007/BF015815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9. Callahan; Smith, K.E.; Cleaves, H.J.; Ruzica, J.; Stern, J.C.; Glavin, D.P.; House, C.H.; Dworkin, J.P. . PNAS. 11 August 2011 [2011-08-15]. doi:10.1073/pnas.1106493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8).
  10. Steigerwald, John. . NASA. 8 August 2011 [201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3).
  11. ScienceDaily Staff. . ScienceDaily. 9 August 2011 [2011-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5).
  12. Philip Williams. . Science Daily. Aug 18, 2011 [2011-09-01]. journal reference: Mario Barbatti, Susanne Ullrich. Ionization potentials of adenine along the internal conversion pathways.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11; DOI: 10.1039/C1CP21350D -- 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hysicist and a collaborator in Germany have shown that ... adenine, has an unexpectedly variable range of ionization energies along its reaction pathway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