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門 (謝子安)

自然門

源於山東泰山寺院之秘技,為佛門高僧所創。泰山,雄壯俊美,佛寺林立,佛教自唐代嶺南之禪宗大盛,而後由南至北逐漸流行,故此山中道場衆多,尤以禪宗法脈為主。另,始自漢唐,君主禮佛,僧門地位殊別,寺院財力雄厚,故常設武僧護院,兼以自保,僧少俗務,能專精於事,以武參禪,強身消食,禪武兩得,『自然門』乃此武術襌之極致。昔山東武林,約傳有一規矩:自然門不能公開使用。此皆因佛門絶技,高深莫測,難得聞知,素傳以高僧院内之人,不傳俗家弟子。然於不得已,止戈為武,乃用之於瞬間而已,蓋異常凶殘,動輒傷廢,故僧人惟恐世人誤解我佛慈悲本懷,反而濫開殺戒,故黙約不得公開使用,更不得亂傳,學者或束加毒誓以自重。昔武林,知此技之厲害者,熟聞其名,皆曉知為禪宗派自然門

傳承

近代山東禪宗派自然門,素秘傳寺院已久。民初由俗家弟子山東謝子安祖師傳於廣州謝新先生,謝新又傳於香港錢根祥,錢氏又傳諸眾人,門下士尊為錢宗師,宗師弟子中以關偉權師為首,薪火相傳,至今衆研習者聚於香港自然門武學協會及美加等地,本門初聞於謝新祖師,并於六七十年代流傳一時。惜近五十年来,此技於大陸或其他地方等等,未曾得聞任何與之相關的公開資料或介紹,故恐於大陸己喪傳人。今時科學昌明,衆學者皆受過高等教育,以不迷信,不盲目之態度,去研習,去綜觀此技之哲學原理,今僅略識皮毛,已甚覺此技簡單而高深,高深卻不簡單,非一人之力自學可成,若乏交流研習,縱有傳人亦理應没落,此皆因共黨當政,禁武,社會風氣,文化大革命和僧人被迫還俗等等歴史原因所造成。

自然門稱謂

自然門乃本門武術之稱謂也。今大陸自稱為自然門者甚多,其有所謂金剛襌自然門、少林氣功自然門、四川峨眉派自然門、養生類形自然門等,皆自稱絕妙,但若論技撃理論,則無一契合。縱如杜心五所傳之自然門,聲名遐邇,亦僅是同名而已。據杜氏弟子萬籟聲先生所流傳的公開資料,查證兩者於哲學思想、動作練習及運用使然等皆是截然不同,亳無相干。然本名『自然門』實存有更深之含意,非外人所能理解,嚴格概括『自然門』是以人之常用,自然之動作,加以應用,并配以『門形』身法所形成之上乘絶技,以發人之原本,不師飛禽走獸。今傳承者研而習之,始覺本門乃極科學化之武技,非如積累常練之武功,久學成就者參透其秘,則毋常練功,持盈水準。武技之力,與人之日常動作差異不多,既如常練,何須苦操,此觀點極有襌機,為非常巧妙之人體運用。

襌宗與自然門

襌宗自菩提達摩西來,傳至六祖惠能,遂風盛於諸寺院。蓋因襌宗貴解脱,棄自縳,尚頓悟,去迷執,而自然門絶技乃為佛門高僧所創,故襌宗思想亦深貫其中,如襌宗哲思:「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心生萬法」,「心内求法」,「不立文字,以心印心,教外別傳」,「明心見性」和「活在當下」等,今自然門學者,略觀本門武技,已覺自然門,在技術及原理層面上,相當程度體現出襌宗之特質:

  • 如求諸己不求他人,學人而不學飛禽走獸,皆因武技相鬥是以人為本,故「武向人中學」,不必捨近而取遠。
  • 禪門所謂「禪機」如同武技中之「心法」,高深哲理更需以心領會。武術方面,亦需運用「心法」。舉手投足,似是輕描淡寫,但法度卻已默運心中,亦非言辭所能盡。
  • 自求做好武技之至真境地,不動於外境,不執於外相,即如謝新祖師之「一招了」。
  • 追求武技至真道理,如同參禪話頭般,使用格物窮理之方法去破解,去研究招式,去蕪存菁。
  • 破執迷悟,招式簡單易用,合乎人體力學,自然隨意實存在大道理。
  • 招式樸實無華,如同無招,出手可不現惡相,「平常心是道」。
  • 事物本質一樣,生活中動作可轉化為招式,生活中所有物品産具皆可成武器。
  • 毋須頭上安頭,迷練武技之枝末,執錯之方法及目標,上乘武技實無需苦練。自然門絶技,一切生活,舉手投足,皆是練功。
  • 縱是精通本門技法,卻如同常人,皆因這一切又本自具有,自性具足,常人只差一個「悟」字。

續創武術

自然門為一種非常珍貴之續創武術,乃凝聚數十代高僧心血之研究成果。所謂「續創武術」,即以存在之各種技擊武藝基礎上,進行比試,改良,測試而成之武術。即如現今俄羅斯之「桑搏sambo」,「systema」、及以色列之「以色列搏擊防身術Krav Maga」,「Kapap」,此等國外技藝,久享盛譽,實不容忽視。古代,僧人本應良善慈悲,寧效佛祖,縱受衆生侵凌,亦不應生有嗔恨、傷害復仇之心,故何以産生研究「自然門」之動機?自然門實乃僧人飯後消食,健身自保,同時亦用之參襌,故非研習之主因。僧人以當時流行之拳術技藝,進行改良測試,並配以僧人參禪之方式,以一招破一招,發明一招再破一招之方式,不斷進行研究,發展到極致,故產生非常多之實用絕招。據聞此等絕技記錄於佛門塑像之上,非自然門學者難曉其秘。惜如今,時移世易,佛家自然門,已不聞於僧人之間,喪其續系,實令人痛心。襌宗自然門,乃由普傳武術改良創造而成,一招以對百式,招招皆為千錘百練,於自然門而言,並無所謂至強至妙之招式,惟有最適合之格食格,招克招。現能保留至今,其中傳出技法有「蟹形」、「蝦形」、「人形」及「佛手」等,然而此等一切,皆因「襌宗」,而獨特高深,遂臻至理。

  • 蟹形: 蟹拳、睡形、餌形、蟹掩、蟹爪、蟹摃、水撥、發惡
  • 蝦形: 蝦卡、唯我獨尊、蝦彈
  • 人形: 行路、跑步、耕田、擔泥
  • 佛手: 拜手、合什、敲鐘、拜佛、上香、托砵、化緣、盤膝打坐、佛禮、佛印

祖師

謝子安,身高五呎三吋,山東人,其家世富有,祖上素篤佛教,樂善好施,與山東佛教人士友善。七歲,謝氏父母應寺院高僧之邀,送其寄學寺院,讀書習武。時值清末紛亂,院中高僧恐憂絕技無繼,擬授俗家良徒存技於民間,遂擇謝子安傳之,蓋以其年少無沾,可堪栽培。謝氏寄居山中十年,滿腹詩書,一表人才,尤精通醫科武術,尚且臂力驚人。其後,下山行醫濟世。時山東綠林響馬打家劫舍,惡貫滿盈,官府皆如之無奈,嘗進犯謝氏其鄉,屢遭謝子安擊退。民初,戰亂不斷,時局動盪,謝氏攜子南下廣州,訪於蔡李佛名師湯八武館,收徒三人,其中謝新得其真傳。

謝子安祖師,承繼絕學,傳留自然門之練法、技法及氣功等,極之難得,蓋此等珍貴技撃瑰寶,窮數十代高僧之心血,終不負前輩之期望而傳世。錢根祥先生所著《自然門見聞錄》記載謝子安深具傳統師傅風範,僅教授謝新半載,輒憂其生活無著,故親編醫書,教其製藥,以便日後懸壺濟世,得以自立。謝子安後因事返魯,師徒從此永別,後雖未能再見,唯謝新常念師誨,立師神位,銘恩不已。

謝 新,身高五呎二吋,廣東人,學拳於廣州蔡李佛名師湯八武館七八年。後遇謝子安,慕其技藝,深求得遂,執贄謝氏門下,進學自然門六個月,輒得此技真髓。後因其師歸魯,日寇侵華,生活流離,傳聞曾任澳門崔德祺之保鑣,後轉至香港,舉目無親,目不識丁,生活所逼,兼沾染毒品,遂淪為黑道,為馬交字頭之大佬。謝新恆因吸毒罪,進出監獄。後因遇大師兄劉及錢根祥先生,二人求藝殷切,遂收之為徒,並得其弟子力助於長沙灣開設武館,從此以授拳維生,名聞武林,門生遍及黑白兩道。佛家「自然門」之名亦遂得聞諸香港,昔《新武俠》曾詳述本門武藝,今香港之武林人士,若言及謝新先生,皆盛讚其技之利害也。

謝新祖師,雖不識字,卻天賦驚人,深解此技之奧妙,作風疾快而狠辣,常自創手法以授徒,其一生以拳頭謀生,打鬥無數,響震武林,實以其豐富之技撃經驗,佐證「自然門」技法之實用,終其一生實授「自然門」絕技僅一人,其弟子錢根祥先生得其印可真傳。

站外資源

1. 禪宗自然門

2. 自然門見聞錄

3. 華山論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