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城市高架橋

花園城市高架橋英語:)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亞加拉區一座橋樑,跨越威蘭運河連接聖凱瑟琳斯濱湖尼亞加拉。大橋載有伊利沙伯皇后道(QEW)的六條行車線,來回方向各三線行車。大橋由48座主樑連貫而成,全長2.2(1.4英里),離威蘭運河水平面約40米高[1]。在各條跨越威蘭運河的橋樑當中,花園城市高架橋編號為4A(4號橋為荷默開啓橋)。

花園城市高架橋
一艘貨船駛至花園城市高架橋(遠處可見荷默開啓橋)
43°10′02″N 79°11′43″W
承載 伊利沙伯皇后道六條行車線(來回方向各三線)
跨越威蘭運河
地點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亞加拉區
西端:聖凱瑟琳斯
東端:濱湖尼亞加拉
其他名稱Bridge 4A
维护安大略省運輸廳
特性
全长2.2(1.4英里)
寬度30(98英尺)
历史
开通日1963年10月18日
地圖

此橋於1960年1月動工,橫跨威蘭運河的主橋跨段則於同年7月安裝,橋樑全線於1963年10月18日通車。大橋在施工期間以鄰近的荷默開啓橋為名,稱為荷默高架橋();通車後大橋則改以聖凱瑟琳斯市的暱稱“花園城市”為名。大橋通車初期曾收取過路費,到1973年則取消收費[2]。安大略省政府於2000年代初斥資1780萬元,分三階段復修花園城市高架橋的橋面和橋墩[3];工程完成後橋面壽命延長至大概2025年,橋墩壽命則延至2025年之後[4]

大橋通車時,兩岸的QEW來回方向各得兩線行車,而大橋各方向三條行車線中的慢線則用作貨車爬坡車道。該段QEW後於2010年代擴濶至來回各三線行車,令大橋的慢線失去其原有的爬坡車道功能,而日增的車流令大橋極有可能成為該段QEW的瓶頸[5]。另一方面,大橋來回方向的外側路肩各只得約1米濶,遠較現有公路設計標準為窄[5]。綜合各種因素,省府於2011年委託顧問公司就QEW跨越威蘭運河路段的長遠發展策略展開環境評估,為該走廊的發展提供選項[6]。環評過程首輪公眾諮詢於2011年春季進行,顧問公司其後權衡各選項,預料於2013年末公佈首選方案後再進行第二輪公眾諮詢[7]

參考資料

腳註
  1. . McCormick Rankin.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9).
  2. McCormick Rankin、安大略省運輸廳: p.9
  3. . 安大略省運輸廳. 2002-03-04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5).
  4. McCormick Rankin、安大略省運輸廳: p.6
  5. McCormick Rankin、安大略省運輸廳: p.7
  6. . Niagara This Week. 2011-03-08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9).
  7. . McCormick Rankin.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3).
引用文獻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花園城市高架橋
  • (英文)QEW Garden City Skyway-伊利沙伯皇后道花園城市高架橋 長遠發展策略環境評估項目網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