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龙属

草原龍屬名Savannasaurus,意為「熱帶草原的蜥蜴」)也可譯為莽原龍,是一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發現於澳洲昆士蘭溫頓組地層。模式種兼唯一種艾氏草原龍Savannasaurus elliottorum)於2016年由史蒂芬·波羅帕特(Stephen Poropat)和同事命名。[1]正模標本也是唯一已知的標本,被發現者暱稱為「韋德」(Wade),是澳洲已知蜥腳類中最完整的一具,目前展示於澳洲的恐龍時代博物館。[2]其他來自對應岩層的恐龍還有近緣的迪亞曼蒂納龍獸腳類南方獵龍,與正模標本一同發現的牙齒暗示著這隻動物生前可能被南方獵龍所獵食。

草原龙属
化石时期:森諾曼階-下土侖階
~93.9 Ma
PreЄ
身體輪廓想像、已知部位骨骼及特寫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演化支 板龙类 Plateosauria
演化支 大脚类 Massopoda
演化支 蜥脚型类 Sauropodiformes
演化支 近蜥龍類 Anchisauri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演化支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演化支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演化支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演化支 多孔椎龙类 Somphospondyli
演化支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属: 草原龙属 Savannasaurus
Poropat et al. 2016
模式种
艾氏草原龍
Savannasaurus elliottorum

Poropat et al. 2016

草原龍是體型中等的泰坦巨龍類,身長約15公尺。牠以寬闊的臀部為特徵,最寬點寬度可達1.1公尺;加上健壯的肱骨、可能很高的距骨,將使體重分布更加平均;此外脊柱靈活有彈性,這些特徵可能使草原龍能夠容易地在氾濫平原棲息地的泥濘地上行動。其他泰坦巨龍類支系也顯示出類似的特徵,可能是源於相似的環境壓力下所演化出來。[3]

許多特徵表示草原龍屬於泰坦巨龍類的早期(或基礎分支,但不屬於更特化的岩盔龍類。這些特徵中包含脊椎缺乏下椎弓突-下椎弓凹關節;這是可能出現在許多泰坦巨龍支系中,用來幫助增強脊椎彈性的特徵之一。[1][3]生物地理學分析認為草原龍和迪亞曼蒂納龍的祖先可能來自亞洲岡瓦納大陸的其中一塊;無論如何,牠們大約於1億500萬至1億年前通過南極洲遷移到澳洲。[1]

參考來源

  1. Poropat, S.F.; Mannion, P.D.; Upchurch, P.; Hocknull, S.A.; Kear, B.P.; Kundrát, M.; Tischler, T.R.; Sloan, T.; Sinapius, G.H.K.; Elliott, J.A.; Elliott, D.A. .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4467. Bibcode:2016NatSR...634467P. PMC 5072287. PMID 27763598. doi:10.1038/srep34467.
  2. St. Fleur, Nicholas. .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0, 2016 [October 21, 2016].
  3. Poropat, S.F.; Mannion, P.D.; Upchurch, P.; Tischler, T.R.; Sloan, T.; Sinapius, G.H.K.; Elliott, J.A.; Elliott, D.A.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20, 40 (3): e1786836. doi:10.1080/02724634.2020.178683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