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下大街

菩提樹下大街德語:),或按字面譯作椴樹下大街,也常直接音譯為林登大道,是一條位于德國首都柏林歐洲最著名的大街之一。它西起勃蘭登堡門東面的巴黎廣場,那里有柏林艺术学院和著名的阿德龍飯店,向東延伸1.5千米經過宫殿桥柏林博物館島,直到高聳的柏林電視塔。菩提樹下大街是柏林市中心的交通樞紐,並且將不計其數的重要景觀和名勝連接在了一起。作爲傳奇性的首都景觀大街,它有很多動人的歷史故事。

菩提樹下大街

歷史與建造

在16世紀時,這條今天著名的觀光大街的前身還只是一條騎馬的路,連接了柏林城市宮柏林動物園。1753年在選帝侯約翰·喬治(Johann Georg)的請求下,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 von Brandenburg) 將這條路加固,並種植了胡桃椴樹腓特烈大帝在1740年在大街的東端,今天的倍倍爾廣場建立了腓特烈廣場(Forum Fridericianum)(克諾貝爾斯鐸夫(Knobelsdorff) 設計),以及歌劇院老圖書館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以及海因里希王子宮(Palais des Prinzen Heinrich)。海因里希王子宮後來成爲於1810年建立的柏林洪堡大學的首個建築。

1900的菩提樹下大街

大街的西段是從1674年直到18世紀中葉逐漸漸造起來的。在19世紀取得對拿破侖的勝利之後,腓特烈·威廉三世令其建築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將大街東段建設成凱旋大街。在大街華麗的東段和較爲保守的西段之間的連接處,立有腓特烈大帝的騎馬雕像。雕塑家克里斯蒂安·達尼爾·勞赫(Christian Daniel Rauch) 的這個作品是19世紀代表性雕塑家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當時許多其它作品的樣板。

而大街的西段在19世紀首先成爲名流和中產階級的住宅區,並在1871年後迅速轉變爲一個遍佈商店、餐館和代理機構的活躍的都市商業區。然而,這條大街也曾經作為歷代統治者舉行閱兵慶典之地。

奧古斯特·富爾曼(August Fuhrmann)的《新崗哨旁,1905年6月3日的菩提樹下大街》(An der Neuen Wache, Unter den Linden am 3. Juni 1905)

二戰中,這條大街被徹底破壞了。少數幾個仍被保留的建築包括罗马大酒店,在戰爭中只被部分毀壞。1950年代初開始了重建工作。1949年到1951年建造了蘇聯駐德國大使館,是斯大林式壯觀建築的典型代表,也是蘇聯與當時新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政治結盟的標誌。今天這裏作爲俄罗斯驻德國大使馆

自從1950年代末期起,歷史性的建築也逐步被重建,只有柏林城市宮除外,它在蘇聯佔領軍影響下,被當作可憎的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象徵被炸掉了,而在1973年到1976年替代以另一地方建起的共和國宮(Palast der Republik)。1989年之後共和國宮由於石棉污染被關閉(偶爾臨時開放),並逐漸發生損壞。是否整修共和國宮,或者在原地重建老城市宮,或者應該建立完全不同建築,在過去幾年中是柏林文化生活中活躍的爭論,然而最終決定將共和國宮拆除。

建築師和畫家克諾貝爾斯鐸夫建造了歌劇院並設計了腓特烈廣場、學院和王宮。腓特烈大帝命令將柏林所有的房子塗成其褲子的淡赭石色。
阿馬莉,普魯士的公主,腓特烈大帝的妹妹,奎德林堡的女修道院長,住在菩提樹下大街5號(老門牌號)。現在那裏是俄罗斯驻德國大使馆

中文名稱

菩提樹下大街的德文名稱 ,意爲「椴樹下」,但其中的 卻被譯成「菩提樹」,很可能是由日語轉譯的,因爲椴树在日語中也被稱作ja:菩提樹。但目前中文中早已經習非成是,很難再改成「椴樹下大街」了。[1]

沿街著名的建築和廣場(由西向东)

文學作品

  • 君特·德·布魯雲 (Günter de Bruyn):《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Siedler-Verlag, 2002, ISBN 3-886807894
  • 海涅:《且不要在菩提樹下迎接我》(Und grüß mich nicht unter den Linden). Carl-Hanser-Verlag, 1997, ISBN 3-446189351
  • 溫弗利特·略施堡 (Winfried Löschburg):《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Verlag Der Morgen Berlin, 1973

参考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菩提樹下大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