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話

蕭山話,屬於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通行於今天的杭州市蕭山區大部,受例如紹興話杭州話海寧話的鄰近縣市方言影響較大,代表性方言為蕭山區城廂方言。歷史上還受到北方方言的影響,許多入聲都隨北方方言改為舒聲,但大體上保留了古音,其北部方言古音保留較多。[1]

發展趨勢

由於受到鄰近縣市方言影響,又受到普通話同化,萧山话的分化態勢非常顯著。現在由蕭山劃出的濱江區一帶有被普通話、杭州話同化的趨勢;蕭山的東部由於接近紹興而與紹興交往密切,受到紹興話口音影響很大;南部受到诸暨方言影响。在另一方面,萧山话中“何”字疑问词使用频率下降,语音语义都向普通话靠拢。[2]

參考資料

  1.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018-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中文).
  2. . 萧山政府网. 发布日期:2015-07-29 [2018-12-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