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風系

在這三個假設條件下,地球所有熱量均來自太陽,又因緯度高低的不同,太陽照射角度的差異,造成低緯度地區接收較多的太陽輻射,較為炎熱高緯地區較為寒冷,在赤道地區形成低壓兩極形成高壓,中間則還有相間的高、低壓帶。[1]

地表可分為行星風系與地方風系。簡單來說,行星風系理論有三個假設條件

  1. 地軸不傾斜
  2. 地表海陸差異
  3. 地表無高度差異

但事實上,地軸是有23.5度的傾斜。每一天,太陽直射的地點不斷地在移動。以北半球為例,在春分秋分這兩天,太陽直射赤道。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北移。夏至時移到最北之處是北緯23.5度,即北回歸線。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南移。秋分時直射點重回赤道,之後再逐漸往南移。冬至時是太陽直射的最南處,也就是南回歸線的位置。冬至過後轉而往北,到春分時又回到了赤道。也就是說,南、北回歸線會在23.5度這樣一個特定的數字,以及地球有一年四季變化根本原因都是和地軸和黃道面垂直所夾的傾斜角密切相關。[2]

在解釋地中海型氣候特徵時,「風帶季移」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行星風系中,風帶和氣壓帶就是隨著一年四季太陽照射點的不同而移動,夏季漸往北移,冬季往南移。所以「南北緯30-40度的陸地西岸」形成夏乾冬雨的地中海型氣候[3]

夏季時,副熱帶高壓北移到30-40度地區的上空,因下沉氣流旺盛導致氣候乾燥少雨。到冬季,整個風帶和氣壓帶一起南移,這時候,西風帶移到30-40度的上空。西風有了來自海洋水氣,自然為南、北緯30-40度地可分為:

  1. 赤道低壓帶也叫做間熱帶輻合區(I.T.C.Z)
  2. 副熱帶高壓帶(馬緯度無風帶)
  3. 信風帶貿易風
  4. 西風帶
  5. 副極地低壓帶(極圈氣旋帶)
  6. 極地東風帶
  7. 極地高壓帶[3]

相關參考

参考文献

  1.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文(简体)‎).
  2. . 知乎.
  3.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51 (中文(简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