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桥

行春桥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石湖北侧的一座九孔石拱桥,东临上方山,西接越城桥。行春桥始建于宋朝,1963年列为第一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升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

行春桥
行春桥(左)与越城桥(右)
31.25629°N 120.58449°E / 31.25629; 120.58449
跨越石湖
地點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
保護狀況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特性
类型拱桥
建筑材料
全长54米
寬度5.2米
地圖
行春桥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苏州市虎丘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清代
编号725(第七批)
登录2011年12月
行春桥 东堍

历史

行春桥详细始建时间无考证,最早见于北宋《吴郡图经续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桥重修,范成大有《重修行春桥记》著“凡游吴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者无异。”[2]

洪武七年(1374年),行春桥曾有四孔坍塌,历时4年至十一年方修复。此后,于成化万历崇祯年间,及清朝等均有重修记录。[3]:99

1949年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拆毁桥东侧四孔,1953年修复。1956年为了通行汽车,增宽桥面。1957年苏州市古迹修整委员会对桥重修。1963年行春桥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再修。2005年因常年车压,桥体变形开裂,同年进行大修,此后禁止汽车通行。[3]:100

文化

每到农历八月十八,月色清亮,此时月光自石湖水面反射,透过行春桥的9个桥孔,形成了一串九月的奇观,被称为“石湖串月”,旧时苏州城内外到此观景者不计其数,游船如织,歌舞升平,通宵达旦。到石湖行春桥赏月即是苏州的一大民俗活动。[2][3]:100[4][5]

桥形

行春桥长54米,宽5.2米,有九孔,桥中央孔跨度5.3米,矢高2.6米。桥体为花岗岩砌成,武康石作长系石,两端雕刻有兽面。两侧石栏杆上各有石狮子12只,东西两头另有大狮各2只,文革时期曾遭破坏,后修复。[2][1]

参考资料

  1. . 苏州市志办. [2020-07-13].
  2. 第1版.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09: 377. ISBN 7-81037-478-8.
  3. 第1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41-2935-4.
  4. . 苏州新闻网. [2020-07-13].
  5. . 中国网. 2004-09-23 [2020-07-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