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

裁員英語:Layoff 或 Redundancy),泛指企業雇主基於業務上的考量,暫時或永久中止僱用個人或集體雇員的行為[1]

2009年1月,美國第二大消費電子零售商Circuit City因財務危機而被迫關閉旗下567家連鎖店,裁員人數達35,000人。在金融海嘯期間,類似的裁員光是在美國就有數千起

原因

  1. 業務縮減、公司賠錢:為降低人事費用支出而裁員
  2. 人事精簡:常發生在併購同質的公司之後,或企業瘦身轉型,而將閒置的人力裁撤。
  3. 遷廠:把工廠遷移到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或地區之後,原工廠的員工一部份或全部資遣。
  4. 不適任:裁員不適任或效率較低落的員工,特別是中高齡員工,也藉以節省退休金的支出。

對員工的影響

裁員改變了傳統以來對優秀員工態度的要求,彈性而合約化的職場不再重視埋首不語,默默耕耘的工作態度,改為重視遊說技巧、團隊合作技巧等可隨身攜帶(portable)的社交技巧,以應付經常變化的新環境及其辦公室政治。[2]

相關

參考

  1. . www.gov.uk.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2. .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