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 (北京朝阳门)
简介
《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观音寺(官庙),位于“东郊吉市口七条十三号”,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五月”,属“公建”。不动产有“土地二十六间半”。“为冬季粥厂占用”。法物有“佛偶像二十二位,神偶像四尊,礼器五件,法器两件,供桌一张”,另外还有“石碑三座,槐树两棵”。北平市《1947年第二次寺庙总登记》中记载观音寺由大兴县公产保管委员会管理。[1]
设在观音寺的粥厂曾发挥很大作用。1918年、1919年两年,朝阳门外观音寺粥厂用米568.5石(1石相当于100升),领粥者共有38万人次。[2]
观音寺始建于明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曾经存有破旧大殿6间,西耳房2间,后来被朝外大街房管所使用。该寺的山门面阔2.8米,进深1.5米,正殿面阔14米,进深6米,高8米,东西配殿面阔11米。1984年3月,观音寺被公布为北京市朝阳区文物暂保单位。1995年吉市口危房改造时,观音寺被全部拆除。[3]
王世襄在《北京鸽哨》中回忆制作“鸿”字鸽哨的艺人吴子通时写道:“‘鸿’字姓吴名子通,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体格魁梧,右额有疣隆起,一瞳微斜,哨口亦微斜如‘惠’字。人或谓‘“鸿”字目斜故哨剁’,实其手法使然,何关眸子!?子通为我制哨时已年近四旬,孑然一身,住朝阳门外吉市口七条观音寺东庑。”[4]
参考文献
-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北京档案出版社,1997年
- 第二十四编 民政,北京朝阳,2009-11-09
- 朝阳区文物概况材料,朝阳区文物管理所印制,1996年
- 王世襄,北京鸽哨,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