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血龍騎士

誓血龍騎士(日版名:,英文版名:,)是2003年9月11日史克威爾艾尼克斯PlayStation 2平台發售的一款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玩法上融合2類差異性頗大的戰鬥系統為其特色,包含了操縱主角一人的地面作戰和駕馭飛龍的空戰。本作為《誓血龍騎士系列》的首作,續作有《誓血龍騎士2》和《誓血龍騎士3》。

誓血龍騎士
    类型动作角色扮演
    平台PlayStation 2
    开发商Cavia
    发行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总监横尾太郎
    制作人柴貴正、岩崎拓矢
    设计师安井章
    编剧横尾太郎、名取佐和子
    美术藤坂公彦
    音乐佐野信義
    系列誓血龍騎士系列
    模式單人
    发行日PlayStation 2
    • 日本:2003年9月11日
    • 北美:2004年5月2日

    人物介紹

    凱姆(,聲:池畑慎之介
    原本為小國的王子,在十八歲生日那天目睹雙親被帝國軍的黑龍所殺害,發誓復仇投入聯合軍反抗帝國。
    序章時戰鬥中與瀕死的紅龍「安吉爾」以自己的「聲音」作為代價契約,得以延續生命與取得力量,並在舌頭上烙下契約之印。
    安吉爾(,聲:ピーター
    紅龍。序章時被帝國軍釘在女神之城瀕臨死亡,被凱姆強烈的生存意志所打動,決定與凱姆訂下契約,延續生命與奉獻力量給凱姆。
    於E結局中的「新宿事件」,與凱姆一同穿越了一千年後的時空,來到現代世界,因被現代兵器擊中再加上為了拯救世界而耗盡了自身的魔力所致,與凱姆一同殞落,也是開啟《尼爾》系列劇情的關鍵。
    芙莉亞葉(,聲:初音映莉子
    凱姆的妹妹。支撐世界的封印之一的「女神」。
    喜歡自己的哥哥,但是感情總是壓抑在心中。作為「女神」無法自由行動,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痛苦。
    尤巴鲁特(,聲:唐澤壽明
    凱姆與芙莉亞葉的好友,也是芙莉亞葉的未婚夫。擅長唱歌與彈豎琴。
    雖然有著讓芙莉亞葉欣賞的歌聲,但是在武藝上比凱姆差,對凱姆有強烈的劣等感。為了追求能夠守護芙莉亞葉的力量,以自己的「歌聲」作為代價與黑龍訂下契約,並在脖子上烙下契約之印。
    黑龍()
    與尤巴鲁特契約的黑龍,在凱姆十八歲生日時殺死凱姆的父母。力量能夠與紅龍匹敵。
    雷納德(,聲:山寺宏一
    住在封印之森的男子,有戀童的癖好。
    家鄉與自己的弟弟被帝國軍所毀滅而絕望,在自殺未遂之際,與妖精以自己的「視力」作為代價訂下契約,於自己的瞳孔烙下印記。
    妖精(,聲:宮村優子
    雷納德所契約的對象,喜歡嘲笑、取笑他人(特別是針對雷納德)。
    雅俐奧修(,聲:林原惠
    被帝國軍囚禁的精靈女性。
    某日目睹丈夫與自己的小孩被殺害而精神崩潰,對於小孩有著強烈的執著。以「將孩子守護在自己體內」為理由,到處殺害小孩並啃食小孩的身體。
    以自己的「子宮」作為代價,與元素精靈的溫蒂妮與沙羅曼達契約,並於腹部烙下契約之印。經過契約而失去生育能力,使得雅俐奧修的精神崩壞變得更瘋狂。
    溫蒂妮、沙羅曼達()
    雅俐奧修所契約的水精靈與火精靈。
    瑟雷(,聲:村上想太
    被母親所寵愛於一身的少年,住在祭祀岩巨人的村落。
    對於瑪娜被母親所虐待感到自責,常常懲罰自己減輕自己的罪惡感。
    以自己的「時間」作為代價與岩巨人訂下契約,自身因為失去「時間」緣故,自己的肉體上永遠無法成長,契約烙印於頭部以下的身體。
    岩巨人()
    由岩石注入生命之力的巨人,沒有任何思考能力與感情,只聽從主人的指揮。
    威爾德雷(,聲:家弓家正
    侍奉女神的神官長,負責維持封印的關鍵人,相當溫吞,容易受到刺激。
    以自己的「毛髮」作為代價,與石化的老龍訂下契約,在頭部至手背上烙下契約之印。
    瑪娜(,聲:鄉里大輔山下夏生
    帝國「天使教會」的司教,瑟雷的雙胞胎妹妹。
    被母親所厭惡常被施以虐待,但是卻不怨恨母親,反而產生強烈的病態心理。

    評價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Metacritic63/100[1]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电脑与电子游戏8/10[2]
    Edge8/10[3]
    Fami通29/40[4]
    Game Informer7.5/10[5]
    GameSpot7/10[6]
    IGN7.9/10[7]
    PlayStation杂志6/10[8]
    VideoGamer.com6/10[9]


    參考文獻

    1. . Metacritic. [201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2. CVG Staff. .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04-06-14 [201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3. . Edge. December 2003, (130): 98.
    4. Winkler, Chris. . RPGfan. 2003-09-03 [2014-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5. . Game Informer. 2004-02-23 [201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4-14).
    6. Kasavin, Greg. . GameSpot. 2004-02-23 [201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7. Dunham, Jeremy. . IGN. 2004-02-13 [2013-11-14].
    8. . PlayStation Magazine. May 2004, (110): 39.
    9. Jarvis, Adam. . VideoGamer.com. 2004-08-20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