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亮年

计亮年1934年4月20日),男,籍贯浙江鄞县,生于上海,中国化学家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

计亮年
性别
出生 (1934-04-20) 1934年4月20日
 中华民国上海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浙江鄞县
教育程度山东大学
研究领域生物无机化学
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
政党 中国共产党

生平

1934年4月20日,计亮年生于上海市马当路普庆里10号一户殷实的人家,父亲计竹卿当时是英国泰晤士报驻上海分社职员,母亲是家庭妇女。计竹卿夫妇育有六女两子,计亮年是最小的一个。但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展全面侵华;当年8月,上海沦陷,计亮年父亲的工作失去保障,一家生活变得窘迫。1940年,计亮年六岁那年,母亲因肺结核去世;三年之后,父亲也因肺结核离去。[2][3]

1948年,14岁的计亮年为了生计,开始在上海一个皮革制品作坊当学徒。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计亮年获得一个半工半读的机会。为了弥补以前落下的功课,计亮年学习刻苦认真,最后仅用三年就补完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1952年9月,计亮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1956年7月,计亮年从山东大学毕业。[4]

1956年9月,大学毕业的计亮年前往北京大学技术系放射化学研究班进修,任助教和访问学者。1959年9月,计亮年又到南京大学化学系教育部配位化学研究班进修,师从戴安邦苏联专家萨维奇教授。1960年9月,计亮年到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工作,担任讲师。1972年9月,计亮年调入广东矿冶学院,任讲师。[4][5]

1975年11月,41岁的计亮年进入中山大学,担任化学系讲师。1986年,计亮年成为中山大学教授。1994至1999年,计亮年担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首任院长。2003年,计亮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4]

成就

计亮年致力研究生物无机化学,主要贡献有:[1][4]

  • 系统地研究了等小分子配合物的组成、结构与DNA的作用及其机理。
  • 具有功能的新型配合物的合成及金属模拟酶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 中科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2. 雷雨. . 南方日报 (广州). 2014-04-30: A03 [2020-04-14] (中文(中国大陆)‎).
  3. . 科学网. [2020-04-14].
  4. . 中山大学.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5. . 科学网.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