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

貴陽醫學院成立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1日,原名國立貴陽醫學院,是中華民國最早的九所國立高等醫學院校。195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國家統一規定更名為貴陽醫學院,劃歸貴州省政府管理。現為貴州省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全省唯一的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6月16日,贵阳医学院正式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創辦歷程[1][2]

1937年7月,國民政府教育部為解決由戰區退往後方失學醫科學生的繼續讀書問題,決定籌設國立武昌醫學院,聘李宗恩(熱帶病學專家)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8月,國民政府中央建設事業專款審核委員會撥款十六萬元作籌備費。12月,武漢已劃為戰區,敵機不斷空襲,武昌醫學院已不可能設立,教育部乃決定把醫學院改設貴陽。

1937年12月31日,教育部改聘李宗恩為國立貴陽醫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聘貴州省教育廳廳長張志韓、原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朱章賡(公共衛生學專家)、婦幼衛生專家楊崇瑞四人為委員。籌備委員會於1938年1月1日在漢口正式成立。1月6日,教育部令飭將原國立武昌醫學院籌備費轉撥貴陽醫學院。貴陽醫學院實際額款為十一萬二千元。

籌備委員會成立後,即於1月中旬開始招生工作。分別在漢口重慶西安長沙貴陽等五地設立招生處,收容由戰區來到後方的失學醫科學生及護士助產士學生。各招生處共計登記學生三百人.招收的學生,由各招生處分批經由漢口重慶送到貴陽。輸送費用達一萬四千七百元,由開辦費內開支。在招生工作進行的同時,籌委會電告在的籌備委員、貴州省教育廳廳長張志韓,請省政府撥地二百畝作院址,並請設立臨時辦事處,以便學生到後上課。張志韓隨即復電:“院址決可照撥,臨時容納千人校舍亦已覓妥。”,臨時校舍即陽明路兩廣會館及三聖官房屋。

3月1日,國立貴陽醫學院正式成立,學生辦陸續到達貴陽。4月初,學生全部到齊。計有醫科學生二百二十四人、醫事職業科學生四十二人,他們分別來自三十多個學校。

在修建校舍的同時,學院於4月18日開始施行救護訓練,以此作為學生的臨時課業.6月1日,學生正式上課。11月15日,補行開學典禮。

學院正式成立後,籌備委員會即辦理結束,籌備委員會主任李宗恩披任命為院長。

参考文献

  1. 「解放前國立貴陽醫學院概況」,夏長營,政協貴陽市雲岩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雲岩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1986.10,第115頁
  2. 「國立貴陽醫學院創辦記」,陳家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貴州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26輯),抗日戰爭時期的貴州院校.文史資料委員會,1987.10,第39頁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