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不熄

嗣濮王趙不熄-1234年[1]),祖籍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宋朝宗室、永嘉郡王趙士程第五子[2],第二十二代嗣濮王

生平

趙不熄早年事跡不詳,淳熙十五年(1188年)時為忠翊郎、添差平江府排岸兼船場公事[3]。當時的嗣濮王趙士歆指出前任嗣王趙士輵歷仕四朝,但無繼後,故請朝廷從濮王後裔選擇賢者成為其繼子[3];之後大宗正司上奏建議以趙不熄為趙士輵的嗣子,得到朝廷允許[3]

其後,他曾在嘉定六年(1213年)於提舉福建市舶任內被降職[4];唯於十四年(1221年)任奉直大夫時,又以他是濮府後裔尊長授和州防禦使、提舉佑神觀[5] 、得「皇叔祖」稱號[6];到寶慶元年五月丙寅(1225年6月13日)襲封嗣濮王,職保康軍承宣使[7]

端平元年正月(1234年),趙不熄去世[1]

家庭

先祖

  • 高祖:濮安懿王趙允讓[2]
  • 曾祖:樊榮孝王趙宗輔[2]
  • 祖父:儀恭孝王趙仲湜,嗣濮王[2]
  • 生父:永嘉郡王趙士程
  • 嗣父:安王趙士輵

兄弟

  • 趙不泜,武節郎[2]
  • 趙不𢥋,朝請大夫[2]
  • 趙不貲,承議郎[2]
  • 趙不艱,右文殿修撰[2]

子女

参考资料

  1. 《滘頭趙氏族譜·安懿濮王嗣封源流考》:……寶慶元年五月,不熄嗣,端平元年春正月薨。
  2. 《宋史·卷二百三十·表第二十一·宗室世系十六》
  3. 《宋會要輯稿·帝系二·濮秀二王雜錄》:(淳熙)十五年正月四日,少保、保康軍節度使、充醴泉觀使、嗣濮王士歆言:「伏念前嗣王士輵歷事四朝,最蒙眷遇,念其耄耋,寵異無所不至。但其身後並無兒女,每遇享祀,止是姨㜮李氏奉其香火,之人情,深可憐憫。乞令大宗正司於濮邸宗室中選擇資性明粹,昭穆相當,年及十五或二十以上者一人,與士輵為其後嗣。使士輵銜恩瞑目於地下,而臣闔族亦均被無窮之惠。」大宗正司奏:「選擇到忠翊郎、添差平江府排岸兼船場公事不熄,資性明粹,舉族稱賢,委是昭穆相當,堪充繼嗣。」從之。
  4. 《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黜降官一二》:(嘉定六年十月)二十二日,提舉福建市舶趙不熄更降一官。
  5. 《宋會要輯稿·帝系七·宗室雜錄》:(嘉定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詔:不熄屬近行尊,理宜優異,特與換授和州防禦使、提舉佑神觀,仍奉朝請。不熄元系奉直大夫、主管華州雲台觀。
  6. 《宋會要輯稿·帝系七·宗室雜錄》:(寶慶元年五月丙寅)以皇叔祖、和州防禦使不熄為保康軍承宣使,嗣濮王。
  7. 宋史·卷四十一·本紀第四十一·理宗一》:「(寶慶元年五月)丙寅,詔不熄爲保康軍承宣使、嗣濮王。」
  8. 《宋史·卷二百二十九·表第二十·宗室世系十五》
  9. 《宋史·卷四十四·本紀第四十四·理宗四》:(開慶元年九月)己未,嗣濮王善騰薨。
前任者:
族兄弟趙不淩
宋嗣濮王
1225年-1234年
繼任者:
族兄弟趙不擅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