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竹溪

趙竹溪(1900年-1991年8月),中國武術家。

簡歷

趙竹溪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山東省掖縣沙河鎮路旺村。年少時父母皆亡,隨姑母生活,身活窮困,其後往大澤山智藏寺跟兩位老禪師覺東與清泉學習太祖門武術,包括短打、單招、技撃、氣硬功、騎馬和射箭等,並練就一套七節梅花鞭和繩鏢絶學。後兩位大師先後圓寂,趙氏便回家鄉進了當時之德勝鑣局任鑣師.

期間趙氏從某同業得悉在煙台至掖縣間有一座山,山頂上有一所青峰觀,觀上有一老道士名張萬秋據說是武當傳人,精於一套以周敦頤為基礎的「太極掌」亦叫「摩雲掌」,趙師求技心切,便暫時放下鑣務,上山求教。後來便成了「竹溪太極螳螂門」之獨門武藝。

趙氏年廿歲時,因緣巧合遇上當時「太極螳螂門」任豐瑞與遲守進,便跟隨他倆學習太極螳螂拳,後更成為「太極螳螂」第七傳掌門。其後趙氏便南下往澳門謀生。因人緣極佳,一時紳商豪俊都以與他結義為榮,於是後來有了十三太保結盟盛事。往後成立「竹溪國術團」,定名為「華僑體育會」。其後門下弟子漸多,於1944年在新橋設分館,由徒弟鄺群威執教。

1937年,日本侵華,趙師為抗日義演籌款,更在國軍陣營訓練(大刀隊),教他們學習斬馬刀來保家護國,沙塲殺敵制勝。抗戰勝利後,趙氏便與徒弟姜密齡往北越海防謀發展,執教於當時西貢堤岸精武會、崇正體育會、福建勵志會、潮州義安體育會等,桃李滿門。

1968年越南政局動盪不穩,又因愛徒姜密齡病逝,靜極思動,於是決意往香港發展,在銅鑼灣白沙道開館授徒。再於1971年遷往天后廟道鴻安大廈。

趙氏所教徒弟眾多,除大弟子姜密齡外還有劉進田,張丕延等。而在澳門早其的弟子有鄺群威,有些往海外繼續宏揚「太極螳螂」,包括蔣耀輝、林子強、李火煙、謝賜榮、蘇翠芳,王林寧,鄧通智,黃幼璋,方國樑及台灣施正忠等。而在香港的弟子有陳禮財,謝永銘,源文楷,許拱辰、陳家豪、陳啓基、邱添、劉湛、袁乃炤、黃清標、盧俊文、盧俊田,卓志强、陳炳林、吳志明、霍偉樂、黃亮群、鄧成寧、鄧成安、黃智誠、羅鑛誠、梁焯坤,梁焯豐、蘇德權、葉俊華、柯偉達,許世華,馮少珍,梁玉玲,周永康及陳慶雲等,弟子眾多,不能盡錄。

1991年8月因病辭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