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濟醫院

道濟醫院英語:)是1885年成立的一家西醫醫院,也是北京市區最早的西醫醫院,以婦產科見長。該院在推廣新法接生預防接種和培養中國醫務人員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該院於1952年被北京市政府接管,改稱「北京市第六醫院」。[1][2]

1886年的道濟醫院。

歷史

1887年出版的醫院平面圖。

美國長老教會傳教士道濟來華,看到當時中國的接生方法落後,許多嬰兒出生幾天就死去。她因此大哭一場,返回美國,以8年時間在各教會募集資金,婦產醫院於1880年秋季開始興建,1885年在臨時建築開始看病,1886年3月開始使用完工的永久性建築,建築費用$11,500美金,藥物與器材$2,000美金,每年營運成本$3,000美金。當時名為「婦嬰專科醫院」,院址在北京安定門交道口北二條,建了平房12間,醫院只設婦產科和兒科,主要是推廣新法接生。該院1904年創辦護士訓練班,1908年成立「道濟高級護士學校」,這是北京最早的護士學校,從1908年—1948年共畢業護士、助產士161人。[3][1][4]該院首任院長是女醫學博士Marion E. Sinclair,護理和培養護士的工作由Jennie McKillican小姐負責。[1][5]1895年秋,女醫學博士Eliza Ellen Leonard接任院長。[1][6][7]義和團運動期間醫院被迫關閉,1902年秋重新開門,就醫人數逐漸恢復。[8]以1907年為例,該院藥房處方6,704次,住院62人,出診124次。[9]

安定醫院藥房。
安定醫院病房。
交道口安定醫院舊址。

1917年醫院用庚子賠款在原址北面建了一棟三層樓,與長老教會的男醫院「安定醫院」合併,為了紀念於1911年逝世的道濟,改稱「道濟醫院」,增設男科,以骨科和普通外科見長,能做一些大手術。共有病床30張,其中男床10張,女床10張,婦產科10張。1920年醫院原址西側的二層樓落成,病床增加到60張。[1][10]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查封醫院,護士學校也被迫停止招生。1942年7月醫院被日軍強行接管,改名為「北平第三醫院」,從院長、科室主任到後勤總務都改用日本人。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軍搶走透視機、手術台等醫療設備及病床等,砸壞帶不走的東西,醫院無法開診而關門。1946年,美國長老教會派來美籍醫生、護士並運來一些醫療設備,才恢復「道濟醫院」名號重新開診。[11]

1952年,該院被北京市政府接管,改稱「北京市第六醫院」。「道濟高級護士學校」被北京市公共衛生局接管,改為「第六醫院護士學校」,1953年第一、第三、第七護校併入該校,改為「市立第一護士學校」。該院目前有病床632張,設有35個臨床專業科室,15個醫技科室、3個臨床實驗室和15個病區。醫院專業特色為心內科、呼吸內科、骨科、急診科、婦產科等。[12][13]

知名人員

該院一些外籍醫護人員是剛從學校畢業就到院工作。如Eliza Ellen Leonard院長於1894年從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於次年到院。後來做到護士長的Sara Emily Perkins於1925年從北京協和醫學院護士學校畢業後,於次年被派到該院工作二十餘年。她於1942-1943年間被日本人監禁6個月,於1951-1955年間被中共監禁四年。[6][14]在該院工作過的著名中國醫師包括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原中國醫科院院長、協和醫院大內科主任鄧家棟曾任內科主任,中國泌尿外科奠基人、友誼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于惠元曾任外科主任。[12]

劉曼卿於1926年進入道濟醫院護士訓練班學習,畢業後在道濟醫院當護士,於1929年擔任出使西藏的國民政府女特使。[15][16]

參考文獻

  1. 陳鳳林; 劉士英; 梁峻; 楊津林; 姜永香. . 《中華醫史雜誌》. 1998年, (3期)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2. 医院介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北京市第六醫院
  3. Boudinot Currie Atterbury. . New York: Presbyterian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 1887: 3, 9, 17 [201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4. . 神州傳播協會. [2018-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5.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 . Published for the Board. 1916年: 49,63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6. Leonard, Eliza Ell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7.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 General Assembly. . 1904年: 92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8.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 . 1903年: 92 [201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9. . Women's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ies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1908年: 39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10. 李孝聰. . 《文匯學人》. 2016年11月18日 [2018年11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24日).
  11. 日軍逃跑時打劫醫院 患者不信日本醫生寧不看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京報
  12. 北京市第六医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北京医院协会
  13. 柴松霞. .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07年9月, 第14卷 (第5期) [2018-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14. . Presbyterian Historical Society.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15. . 中国西藏网.
  16. . 中国西藏网.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